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是一种极易出现的运动损伤,易发于初参加径赛项目教学或训练的农村青少年学生或运动员。目前缺少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影响正常的教学或训练,本着新课程改革中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笔者总结多年的治疗经验,并通过临床观察,得出一套廉价、简单、实用、见效快的方法。现总结成文借以抛砖引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对象:山东省惠民县胡集二中学生患者52例。其中2人因过程中服用其他药品而退出试验,实际参与治疗50例;其中初三参加体育测试的毕业生患者35人,初二患者8人,校田径队患者7人。(男生28人,女生22人,平均年龄16岁)
1.1.2 患病部位:发病部位以小腿内侧胫腓骨中下1/3处居多(43例,占86%)
1.1.   3:临床症状:
疼痛:轻者:运动前后局部疼痛,运动中减弱,大运动量活动后加剧。重者:活动中或平时行走疼痛,个别患者夜间痛,多为隐痛牵拉灾痛,不能正常完成正常寻教学或训练任务。
肿胀:轻者:局部未出现明显症状。重者:局部软组织有轻度凹陷水肿。
压痛:在骨面上能摸到压痛点,或散或聚。
x线片检查:早期骨膜无明显改变,中重者逐步出现骨膜增生,骨皮质边缘粗糙,增厚成层状,除6例症状轻者外其余44例均拍X线片。50例全经镇专科医生确诊为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1.2.1 治疗方法:。
配药组方:药酒按每500克白酒(低档高度)。花椒15克(干品)辣椒18克(干品)。艾叶10克(干品)。
2,配药方法:
按比例先将花椒,辣椒混合入白酒浸泡4天后,加入艾叶继续浸泡3天用纱布滤出,即可用。
3,使用方法:
使用前小杯盛出,加热至温,用纱布或棉布沾药酒涂抹患处15分钟早晚各一次,(晚上则睡觉前使用。)


2、临床效果观察 :         50例患者中,经过用药实验,效果如下;

表1 疗效观察统计
治疗效果
标准
例数
百分比
备注
痊愈
疼痛完全消失,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37
74%
 
显效
疼痛明显消失,功能无障碍。
8
16%
 
好转
疼痛有所减轻,功能性障碍有所改善
5
10%
1人中断1天用药
无效
疼痛无改变,功能性障碍无有所改善
0
0
 
 
表2 疗效过程统计
天数
例数
百分比
备注
 4天以下
 4-5天
 5-6天
 6天以上
17
23
6
4
34%
46%
12%
8%
 
 
 
1人中断1天用药

2.1用药观察:                                                              
一般在第一次用药后局部发热,深及骨面,个别出现患部发汗,中轻者一般在
3-4 天后痊愈,重者需5-6天,个别重者和中断用药者需6天以上。痊愈后即可参加中小强度的教学和训练,但此时要尽量减小负荷。以巩固疗效。                                                                                          
  3 病理分析     胫腓疲劳性骨膜炎产生,是由于教学或训练方法不当,跑跳过于集中。农村学生大多穿步鞋或鞋底太薄的廉价运动鞋,而农村中学场地大多由土石铺成成,地面过硬,使小腿受到较大的作用力,使肌肉附着部的骨膜长期受到牵扯,肌张力过强,使骨膜组织松驰或分离,骨膜淤血、水肿、血管扩张、血球溢出,造成骨膜下出血。还有学者认为,在跑跳或支撑动作时,身体的重力与地面或支撑面的反作用力焦点,主要集中在骨弯曲部的凸面,引起凸面的应力性损伤。伤后形成局部弥漫性血气淤阻等症状,中医称之为“淤”,疲劳性骨膜炎皆为局部气滞血淤所致,风寒湿邪又乘虚而入,导致病情加重。本组方中艾,“味苦,微寒,炙百病,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花椒,“辛、温、除风邪气,温中,去寒痹”。辣椒,“温中散寒,促血运,治风温痛,水肿”。酒,“行于药势,杀百邪毒恶气,通血脉,化淤之功效”。
同时酒又是良好的介质,使多种药用成分溶于其中,并融合,使药效备增。操作时通过加温药酒的摩擦、刺激、改善血运、消坚散淤,温热和药性及摩擦共同作用,祛淤除湿,疏经活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   4
4小结
1  用药后,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痊愈达74%,显效达16%,好转达10%总有效率达100%。
2 根中医理论,自制艾淑酒具有活血化淤,改善血运,消肿止痛作用。
3 花椒,辣椒是厨房常备品,艾叶,野外随处可取,白酒,超市小店随处可见,取药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是广大教练、体育教师可取之方。
注:本方也适用于跟腱炎,跟腱围炎,踝关节扭伤等多种伤病。
参考文献1、闵本初。《运动医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6.1
    2、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
鸣谢:本文得到北京体育大学吴从斌教授帮助,特此致谢!!
 
作者  吴胜利刘兆国           2006年6月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