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耐力跑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生各项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但它在训练中又是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1、项目方面:单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2、学生方面:有畏难、怕苦、意志品质不坚强等;3、老师方面:缺少吸引学生的有效锻炼方法。

二、耐力素质特征
耐力素质是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有机体长时间工作,克服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疲劳的能力。它主要决定于学生的心肺功能(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下肢抗疲劳的能力和意志品质。这三方面缺一不可,“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桶水的容积不是取决于最长的一块木板,而是决定于最短的一块。这三要素是任何体育老师都不能回避的,是提高耐力素质的关键,任何训练方法的运用都依据于这三要素是否处于良性状态。

三、耐力素质分类
根据运动中代谢的特征,可分为有氧耐力、混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根据活动持续的时间可分为短时间耐力(45秒-2分),中等时间耐力(2分-8分),长时间耐力(8分以上)。学生耐力素质比赛通常属于混氧、中等时间耐力。根据运动中代谢的特征,1、有氧耐力跑,普通学生强度低于最大速度的70%,[训练强度=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时心率)70%]心率130-150次/分;2、混氧耐力跑,普通学生强度最大速度的70%-85%,心率150-175次/分;无氧耐力跑,普通学生强度高于最大速度的85%,心率175次/分以上。
现今,非中长跑项目为提高学生耐力主要采用纯专业训练方法进行教学,这一选择,并不是最佳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且会增加学生心理负担。任何方法的运用都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耐力的特征、以及各种方法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来选择。提高耐力素质,采用长时间的耐力跑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在发展学生耐力素质方面,教师必须进行教学策略的改变,提高耐力素质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而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运用,就能达到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耐力水平的目的。

四、训练方法
方法在中国有这样一些词表示:方、法、道、术、策、计、辙、谋略、办法、路子等等。正确的方法是引导你达到成功彼岸的方舟。人类从古到今的方法观,有承袭、有扬弃、有补充、有发展。要超越前人,就必须借鉴前人,从自己的实践中寻找更好的方法。发现一种方法比发明一种具体实物更困难得多。因此,须长期参加实践不断探索变革创新。
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扬弃传统的训练方法,完成训练思维的转变是训练突破的关键。
徒手:反复跑、定时跑、变速跑、持续慢跑、持续快跑、间歇跑、法特莱克跑、越野跑、上坡跑、长距离、长时间跳跃等。器械:跳绳跑、较长时间球类练习等,组合练习:循环训练法等。
可以分成有氧跑:定时、定距离、持续跑、变速跑
混氧跑:递增加、无氧阈跑、最大吸氧量跑。
专项强度跑:大于小于比赛距离跑,或分段间隙跑,大于小于比赛距离。
要求提高有氧耐力水平要持续时间半小时,才能达到教好效果。

五、训练中注意事项
在我们的教学中,安排耐力素质缺乏系统性,由于耐力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为此,在学期教学安排中,加强计划性;其次,耐力素质特点决定,耐力素质2-3天不进行,就易消退,必须坚持持之以恒原则;再次,耐力素质提高有一个周期性,须经过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初级水平约40天左右有一个飞跃;最后,不同性质的耐力方法要求科学合理的安排。
另外在教学中监控是很关键的,可以用心率进行,测10秒或者6秒的心率。部位:手腕或脖子;时间可以是训练中,也可以是早晨安静心率,看运动员恢复情况;可以检测血红蛋白,看运动员是否贫血;检测尿蛋白看运动负荷对运动员是否适应;检测血乳酸,看你的负荷安排是否合理,运动员是否达到你的训练目的。
动作技术:尽可能选择高频率、小不长、重心平稳、匀速的跑法,这样能力消耗最少,持续时间最长。
辅助练习:针对前面说的三个方面安排辅助练习。每一两天安排一次下肢小肌肉练习,突出解决踝关节抗疲劳练习。心肺机能所选择的辅助练习以循环练习为主,每个动作间隙使心率不要低于100次/分。意志品质方面出来训练中贯彻外,平时的生活习惯与细节方面也要作到
饮食方面:要形成为了训练而吃,不是为了比赛而吃,碳水化合物多一些,适当补充蛋白质,但不易过多,产生酸性物质,出现贫血,要分清是缺铁性还是营养搭配不合理引起的,要适当调整训练负荷,但不需要采取停训,以安排力量、短距离速度、柔韧、灵敏等训练为主。进行药物治疗,铁剂、维生素B12、叶酸、中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轻度一般一两周,中度一个月就基本能解决。

转自:月牙儿的博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