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田径教练员联合会1994年在保加利亚贝尔梅肯高原训练基地(海拔2050米)举办了高原训练讲习班。22个国家的教练员和专家参加了研讨和学习。该联合会主席迪克(英国人)在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将在海拔2240米的墨西哥举行,因此,田径运动员的高原训练问题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俄罗斯的苏斯洛夫作了题为《高原训练,是提高田径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
最具普遍作用的手段》的报告。报告总结了苏联和俄罗斯近25年来高原训练的
科研和实践经验。报告着重指出,高原训练可以提高田径各项目运动员的身体
工作能力和平原条件下的运动成绩。与平原训练相比,高原训练可以更有效地
提高力量、速度、速度力量素质和耐力水平。
在高原15—25天(马拉松和竞走运动员为35天)的集训,可以显著的提高
运动员在平原地区所具有的耐力指标,包括:最大吸氧量、无氧阈水平时的速
度、相对于最大负荷的无氧能力、相对于常规负荷的机能节省化水平、机体一
般免疫力水平。
回到平原地区后,运动员专项测试(立定三级跳、立定跳高、投掷运动员
经过头上方向后抛铅球测试、跳跃运动员的足部力量测试和下肢肌肉爆发力的
测试)成绩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证明高原训练
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和速度力量水平。由高原下来后的45—50天内,
运动员的耐力和速度力量素质可以保持较高水平,但呈波浪形。在第3—7天、
第14—24天和第33—45天会出现高峰。
在准备期,通过高原训练,可以使运动员回到平原后,利用高原训练所获
得的较高的体能水平,提高训练负荷强度;在比赛期,则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比
赛成绩。
保加利亚的伊利耶夫在题为《高原训练》的报告中,论述了高原训练的生
理学基础。根据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参数和机能参数的回归方程分析,伊利
耶夫就高原训练计划的制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涉及速度指标、间歇时间等指
标的确定)。在报告中他列举了世界优秀径赛运动员在奥运会和世锦赛前一年2
—3次高原训练的调研数据,以及准备期初期高原训练对全年训练过程所产生的
有利影响。他指出,在贝尔梅肯基地进行过高原训练的运动员的所有指标(体
能指标、最大吸氧量指标以及比赛中的血乳酸指标)均高于在海平面高度进行
训练的对照组运动员。
德国国家青年队教练舍恩介绍了前民主德国16—18岁的青少年运动员(中
长跑)高原训练的情况。他指出,德国教练员们利用高原训练使运动员的成绩
有所提高。他们特别注意挑选身体完全健康的运动员参加高原训练,持续时间
为20天。头几天,跑速指标有所降低,降幅为0.25—0.3米/秒。第1至第3天,
进行2—3小时的爬山活动。第4天起,正式安排跑动训练。第5至第7天,运动员
的体能有所提高,达到正规训练所需要的水平。最后两天,训练负荷有所降低
,这会对运动员改变环境后的适应过程产生有利影响。第12至第15天,运动员
的体能达到最高水平,并且可以保持一段时间。高原空气湿度较低,运动员应
加大液体、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服用量。
在讨论过程中,舍恩还叙述了民主德国在金鲍姆训练基地利用巨型高压氧
舱的情况。其中一个高压氧舱中安装有4个跑台和20个自行车测力计,还有一座
划船池和一座力量训练房。高压氧舱可以模拟海拔1,000米至4,000米的高原条
件,运动员可以整天在其中训练。这种训练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并不很大,但最
主要是节约经费。他们对20名运动员进行过试验,运动员在高压氧舱内连续住
了14天(不许出来)。试验临结束时,运动员们出现了心理失控的症状。他们
对高压氧舱训练实施了严格的医务监督。通常训练课的持续时间约3小时。准备
活动——40分钟,跑台训练——45分钟,在训练开始前,“上升到所需要的海
拔高度”练习20分钟,训练之后,在“下降后的海拔高度”练习20分钟。主持
试验的人士坚信,这类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效果,但决不能代替自然
条件下的高原训练。
在墨西哥世界杯赛之前,前民主德国竞走运动员曾经在高压氧舱内训练了20
天(夜间出来)。所采用的模拟海拔高度为2,000—2,800米。民主德国的优秀
径赛运动员们则认为,在自然条件下的高原训练效果要好一些。
保加利亚的安东诺夫做了题为《100米和200米跑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经
验》的报告。保加利亚的短跑运动员和跨栏运动员,每年在贝尔梅肯基地集训3
次,总时间为60—70天。训练中严格遵循周期化原则和负荷量波浪式升降的原
则。第一次集训(11月)按以下方式安排:第一周——适应期(一般身体训练
);第二周——安排15次不同负荷量的训练课(3—5次采用较大负荷,4—6次
采用中等负荷,4—6次采用较小负荷——完全是辅助性活动,其中多半是游泳
);第三周——使机体与负荷和环境气候相适应,负荷量略减。第二次集训(3
—4月份)的安排与第一次集训相似,但跑动练习的训练量加大,并多于速度练
习,以促进运动员心理和生理状态的稳定。第三次集训(6月末—7月,具体时
间安排取决于重大比赛的时间),主要任务是准备重大比赛。训练量减小,强
度加大。头10天,侧重于耐力训练,目的在于改善机能状态。然后是大强度跑
动训练。为进行恢复,安排较多的伸展活动和游泳。下山——在重大比赛前20
—30天。最高成绩水平出现在下山后的第三至第五周。
保加利亚教练拉赫马纳利耶夫介绍了保加利亚优秀投掷运动员(铅球、铁
饼、标枪)重大比赛前在贝尔梅肯高原基地进行训练的情况。保加利亚17—18
岁的青年运动员也参加高原训练。优秀投掷运动员一般每年在贝尔梅肯基地训
练3次,具体时间是11月、3月和7月。每次集训3周。采用小周期的训练方式分
为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第一次集训——提高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越
野跑、滑雪、游泳、体操、足球)。第二和第三次集训侧重解决技术和力量训
练问题。下山后用14天的时间进行再适应,在45天内,运动员的体能均能保持
较高水平。在各周期段中,训练负荷量的波浪式升降具有重要的意义。
奥地利教练波波夫在题为《高原训练的认同与否定》的报告中,从历史发
展的角度,分析了高原训练对耐力跑运动员所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他认为
,高原训练的最佳期限为3—4周。每年高原训练的次数,取决于小周期的数量
。采用单高峰的计划,每年高原训练的次数为4次以下,双高峰——3次以下。
第一次集训——侧重于有氧负荷,第二次集训——侧重于混合性负荷,第三次
——侧重于与比赛活动的特点相适应的负荷。他建议,准备1997年墨西哥世锦
赛的年训练周期,应当包括5次高原训练。
芬兰教练卡尔沃年在题为《400米跑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结
果》的报告中,论述了高原训练(冯—列莫基地和贝尔梅肯基地)对短跑运动
员所产生的有利影响。高原训练之后,运动员在立定三级跳、60米跑和300米跑
专项测试成绩均有所提高。运动员的荷尔蒙指标也向良性方面改变。高原训练
之后,所有运动员400米跑的成绩均有所提高,在7名运动员中,有5名运动员800
米跑的成绩有所提高。他的结论是:高原训练可以改善径赛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此外,最大速度、爆发力和所有力量指标均有所提高。300米跑终点阶段血乳
酸的浓度,要高于海平面时的浓度。肌肉中三磷酸腺苷和肌酸磷酸盐的浓度,
在高原时也高一些。
俄罗斯国家中长跑队主教练波卢宁在《俄罗斯径赛运动员高原训练经验》
的报告中,介绍了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著名教练员所采用的高原训练方法。他
还就海拔1500米以上高度训练过程的安排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这种条件
下,机体的适应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4—8天(一般为6天)。采用的手段有:爬山、强度较低的一
般身体训练手段、慢速跑、球类活动、游泳、低强度100—200米间歇跑、径赛
运动员的专项练习。总负荷量控制在一般条件下最大负荷量的65%。不采用已
习惯的以周为单位的小周期。基本训练课的次数——一周5次(包括两次爬山活
动)。
第二阶段——5—10天。这一阶段是抓住机体能够承受大强度训练的时机,
逐渐将训练负荷量和强度提高到所习惯的水平。建议采用普通的训练手段。总
训练量——平原条件下该阶段最大训练量的70—80%。
第三阶段在第10—15天开始,特点是机体机能状态的所有指标均有所提高
。总训练量达最大训练量的90—100%。停留的最佳期限为18—22天。
保加利亚的巴赫切瓦诺夫,对投掷运动员对高原环境的适应以及下山后对
环境的再适应问题,从科学方法学的角度进行了综述分析。他指出,高原训练
结束后,肌糖原的浓度、三磷酸腺苷和肌酸磷酸盐的浓度均有所增长。在单位
时间内荷尔蒙的产生数量也有所提高。在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投掷运动
员体能的恢复比径赛运动员要慢。体重较轻的投掷运动员在第10—12天就可适
应,体重较重的运动员则在第12—14天。年轻运动员的恢复要快于年纪较大的
运动员。对于投掷运动员来说,一年两次高原训练就足够了。在头4天,运动员
会出现心理兴奋现象,然后是生理紧张性下降;第4至第7天,出现机体不自在
的症状,这种症状一直持续到第12天。在这一时期,绝不能安排过大的训练负
荷。为了促使机体机能状态正常化,建议采用越野跑、爬山、呼吸练习以及一
般性力量练习。第12—21天,机体在心理和生理方面会出现舒适感。可采用习
惯的训练量和强度进行训练。超量代偿效应十分明显。
对环境的再适应状态的变化,与对高原环境适应状态的变化相似,但其表
现不那么明显。体能的提高和下降,会出现三个不同层次的波浪式节奏。第26
—35天之间,如果运动员仍处于竞技状态之中,这一时期是机体的急剧反应期
。在环境再适应期,训练的特点在于训练量和强度都采用最低指标。这有助于
改进动作技术。铅球运动员的体能会出现更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的现象。
斯洛伐克的格列斯克做了题为《赛前高原训练》的报告。前捷克和斯洛伐
克田径运动员(短跑运动员和耐力性项目运动员)每年进行3次高原训练:12月
份在什特列勃斯科·普列索基地(海拔1350米)——21天,4、5月份在墨西哥
(2240米)——28天和34天,冯—列莫基地(1800米)——21天,在比赛期中
进行。他建议,墨西哥世锦赛前,最好安排4—5次高原训练,其中包括在罗马
尼亚皮亚特拉斯基地(海拔1950米)的训练。他将海拔高度分为三个层次:较
低海拔——1200米以下,中等海拔——1200—2500米,较高海拔——2500—3500
米。他指出,在高原地区机体会出现“潜在缺铁症”,这是氧代谢的特点和低
气压的环境所造成的。通常,捷克和斯洛伐克运动员每年在中等海拔高度进行3
次高原训练。
第一次——准备期初期,第二次——准备期结束阶段,第三次——赛前准
备阶段。在环境再适应期,在头3—4天采用较低的负荷强度,从第5—6天开始
,转入正常训练。他认为,在高原训练过程中,应当考虑到运动员个人的心理
状态。在出发上高原之前,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训练水平,同时在健康方面没
有问题。
保加利亚的鲍诺夫在题为《高原条件下的训练与适应》的报告中,对这次
讲习班各位专家和教练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并且对高原训练问题发表了自己的
个人观点。他认为,在抵达高原的头几天,运动员会产生心理兴奋,抑制机制
减慢,往往会出现过度训练,导致体能恢复时间的延长以及动作技术的变形。
在高原训练过程中,应当考虑到运动员的年龄特点,因为年轻运动员承受负荷
的能力要差一些。男运动员和女运动员对高原环境的适应特点也有所不同。他
还指出,较短距离的运动员(800米),要比较长距离的运动员(10,000米)能
更好地承受无氧负荷。
欧洲田径教练员联合会主席迪克在讲习班闭幕式的讲话中提出,欧洲教练
员必须联合起来,为提高欧洲田径运动员的成绩水平制定一个统一的合作计划
。他建议,作为合作的第一步,应当成立欧洲教练员联合会的信息机构。

来源:zhangyang083_新浪博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