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舒适的健身场馆、科技演绎的体育器材、新潮时尚的健身服装……别以为有了这些就可以成为“健身达人”。细细数来,我们的身边不乏健身“门外汉”:年轻人总以没时间为借口,运动锻炼时常“无疾而终”,独缺“恒心”这阵东风;不少老年人虽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消耗,却因对运动健体过度迫切往往走入各种“盲区”……本期《生活科普点点通》专栏我们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全民健身研究专家赵文杰教授为读者解读“全民健身”新理念。

    科学健身与奥运同行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首先,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其次,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上海市体育局把每年的6月定为上海市“全民健身月”。上海全民健身活动也高潮迭起,以迎奥运促进全民健身,感受举办奥运的浓重氛围,在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化中促进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与和谐社会同步。
    打破思维定势,实践“体育生活化”
    如何让健身运动的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忙里偷闲地科学健身呢?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赵文杰教授对上海市倡导的“体育生活化”全新理念作出了诠释。
    不少人并不是不懂得运动健身的重要性,也掌握了大量科学运动的常识和资讯。不过,“没时间”、“没场地”常成为他们搪塞的理由,往往不屑于在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他们喜欢将日常锻炼与竞技运动简单挂钩,过分追求健身锻炼场地、设施、项目的正规性,始终觉得只有在一个特定的场合和正式的时间才能实践运动,“等待”成了他们的习惯和借口。
    在赵文杰教授看来,“体育健身”的概念不仅可以指参加正规的运动,也完全可以与日常生活行为紧密相连。比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根据自己的作息规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施行锻炼:
    ■不坐电梯,改走楼梯;一周两天不开车,换骑自行车。
    ■使用电脑1小时后起身散步或做几段工间放松操等。
    ■能坐不躺,能站不坐,能走不站,能跑不走。
    ■只要有了意识,连拖地板、扫地、园艺、遛狗等家务活动都可以改变为有效的健身行为。

    年轻职员,学会“化整为零”
    “体育生活化”正是把生活元素融入体育运动,使体育健身成为生活内容和生活行为;而生活体育化,则是把体育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使生活行为成为健身内容和体育运动。
    都说“今天没时间锻炼,明天有时间生病”。对于锻炼,我们究竟是没时间还是不会利用时间?答案显然是后者。科学实践“三个3”原则(即1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时强化心率应达130次/分钟),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对此专家建议,可以合理地将每次运动30分钟分解成若干个5-10分钟,在日常作息时见缝插针加以实践,日积月累之后其效果完全可以等同于整时段的运动。

    中老年人,切忌“急流勇进”
    许多退休后的中老年人对于健康有着强烈的愿望,健身的心情也十分迫切,但却在方式方法上有所欠缺。
    对此,专家指出体育运动是一把双刃剑,科学锻炼,可以促进健康,而违背科学,则会有害健康。
    由于中老年人群生理机能衰退的特性,健身的科学性就显得更加重要。中老年人健身要谨防误区,运动项目要避免对抗性和无氧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相对温和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间要避免过早和过长,选择适合自身“生物钟”的时段(如光照30分钟后的早晨,下午3点后,晚上睡觉1小时前),运动持续不超过60分钟;运动服饰要避免随意性(如:便装、硬底鞋等),选择适合运动项目特点的宽松、透气服装和软底鞋等。同时,要加强医务监督,阶段性地进行体检,并根据自我感觉和生理反应,及时调整运动安排,切忌盲目的“急流勇进”。

    来源:网易体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