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内社区体育设施人气火爆,但部分大运场馆人气冷清。周游 摄

    火:街区体育设施不足,居民运动有点“挤”

    冰:大运场馆利用率低,年均亏损逾2000万



    “龙岗至少有二三十支民间足球队,爱好踢球的有上千人,可我们踢球要跑到福田、南山甚至惠州去。”在龙岗,这样的抱怨随处可以听到。

    总人口数超过200万的龙岗区,是深圳市重要的工业大区,但在经济繁花似锦的背后,文体设施等城市化配套建设,却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随着大运会举办,龙岗的市区级的文体设施增多,但是街道、社区等基层的文体设施仍然存在欠账。

    记者连日调查发现,目前龙岗区内体育场馆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边是街区体育设施不足,立项工程被一再搁置;另一边是大运中心人气遇冷,市民使用面临诸多不便。

    体育设施太少 运动基本靠蹭

    街区设施之“火”

    傍晚6时,坂田街道扬马社区里依旧拥挤不堪。下班之后的小陈,在门前一处空地上拍着篮球,似有些无精打采。“今天又去晚了,旁边学校的篮球场被人占了。”他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

    这个来深刚刚半年的小伙子,在一家批发店里打工,平常最大的爱好是打篮球,可就这一丁点的爱好,竟然也成了奢望。“这附近几乎没有公共球场,只能去学校蹭,但通常上是看别人打,因为自己经常抢不到场地。”

    在小陈背后的扬马小区,一共住了26000户居民,几乎是清一色的外来工,这其中的一半都是年轻人。因为周边体育设施缺乏,运动成了一大难题。附近的学校和医院或能解一时之渴,但也是僧多粥少。

    据该片区物管公司经理华建春介绍,扬马社区及附近的几个小区,几乎都没有公益的篮球场、乒乓球场,足球场更是天方夜谭。一些私人老板瞅准商机,在周围“注册”了近300多家桌球场,但受制于城中村特殊环境,占道经营被严格禁止,这些私营桌球馆大多发展不起来。

    “每 家店只让摆两三张桌子,也产生不了太多效益,现在还在运营的估计就剩几十家了。”华建春说,他们也希望建一些露天运动场,但是土地和经费成了心头之患。目 前,村里只能按照上级要求,在一些空地铺设健身路径,如单双杠、转腰器等,但这顶多算是隔靴搔痒,难以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即便是这些简易设施,也时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附近居民告诉记者,“高峰时段来的时候,甚至连个坐的凳子都没有,只能在空地上来回转悠。”

    稀缺体育设施竟被“蚕食”?

    有 此困扰的并非坂田一例,也并非小陈一人。最近,家住龙岗中心城的吴可燎,也正被一场足球赛搅得焦头烂额。和小陈一样,吴可燎也是一名来深务工者,从 2010年起,他就通过网络和朋友介绍,结识了一批足球爱好者,并组建了一只50人规模的自由球队。吴可燎说,他的梦想是举办一场龙岗民间的足球联赛。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吴可燎的球队每周都要踢一两场球,地点是龙岗区信访办后面的足球场上。据称,该球场是龙岗中心城附近唯一能找到的一块,因而也被他们当做“风水宝地”。

    不过,就在去年夏天,这仅有的独苗也被连根拔起,被改造成一个供市民休闲的小公园,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不少球友难以接受。

    “龙岗至少有二三十支民间足球队,爱好踢球的有上千人,为什么就腾不出一块场地来呢?”吴可燎说,现在他们踢球要跑到福田、南山甚至惠州去,“花钱就不说了,主要是太折腾了,至少有2/3的时间花在路上。”

    事 实上,体育场“人间蒸发”在龙岗已经发生多次。采访中有居民反映,龙岗文化中心东侧,原本有3个篮球架,但在去年被改造成了停车场。而龙岗体育中心的足球 场,因为配合大运被改造成小轮车赛场,迄今没有恢复。“赛场周边有块空地,现在还有人在那儿踢着玩,不过是水泥地面。”一位球友告诉记者。

    原本好好的公共体育场地,为何遭遇“蚕食”?龙岗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孙立斌称,其实是公众错怪了政府。“小公园和停车场本来就没有规划成体育场地,只是过渡时期作为临时运动场所,当初也是一番好意,没想到引起了误会。”

    公众误会造成的尴尬,给当地文体部门敲响了警钟,这些临时的应急举措,或许难以掩盖体育资源缺口的现实,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运动难的问题。

    人均体育设施缺口达75%

    据统计,目前龙岗区街道级以上文体设施共163处,总用地面积达97.8万平方米,人均文体设施用地面积0.41平方米。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和体育设施用地面积分别仅相当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要求的52%、25%。存在较大的缺口是布吉、坂田、平湖和南湾街道。

    以 布吉街道为例,记者采访发现,在目前布吉街道下辖的24个工作站中,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场馆等大众体育设施,平均2到3个工作站才能共享一个。根据街道 办的说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土地资源紧张,二是经费不足。布吉文体中心开建的消息传出6年,但至今不见动静,也正是这样的原因。

    “人 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张,要建大型球场有难度。我们会将重点放在健身路径、文体广场,还会增加一些篮球场和乒乓球场。”布吉街道文体服务中心肖彦群告诉记 者。同时,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要建一个篮球场,抛开土地成本,单纯是建设和维护费用就要近10万元。因此,街道方面一直希望国土规划部门和上级财 政能多给予扶持。

    “实际上区一级财政也相对有限,在这方面我们和宝安就没法比。”龙岗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孙立斌有些无奈,现如今他也是如坐针毡。

    在龙岗区文体旅游局一份内部文件上记者看到,未来龙岗将有针对性地弥补基层体育设施存在的缺口,具体方法是,加快社区居民小组“小型”、“简易”、“就近”的体育设施建设,通过体育彩票基金“补一点”,社区“挤一点”,解决资金难题。

    在土地问题上,只能通过化整为零,利用旧厂房、小空地、小绿地、小广场,先建成一批小型足球场、篮球场和网球场。如之前提到的龙岗体育中心足球场,被改造成大运会小轮车赛场,今后周边的空地可能利用起来,先建一批五人制、七人制的小型球场,暂时缓解群众的运动需求。

    地处偏远地带 场馆人气不旺

    大运场馆之“冰”

    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得知,龙岗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之所以困难重重,或与近年来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在大运会上有一定关系。“大运工程主要是市里投资,当然区里面也耗资巨大,相关经费也就缩减了不少。”一名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为了让已有的体育馆赛后发挥作用,缓解街道、社区资源紧张局面,从去年11月起,龙岗大运中心的部分场地开始对外开放。目前大运中心已开放的包括游泳馆、羽毛球馆以及足球场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场馆。

    不过,远水终究难解近渴。记者在这些场馆走访发现,人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旺盛,普通市民来这里消费还面临诸多不便。

    “最大的问题是位置太偏远了,我坐车只能到‘大运公园’站,然后步行到这里要近20分钟。”在大运中心游泳馆,记者见到前来游泳的吴师傅。吴师傅住在龙岗中心城,每次都是公交加步行来到这里,如果是坐地铁则情况会更糟。

    据 测算,从地铁龙岗线大运站到大运中心的直线距离是1.4公里,而步行的话距离超过2公里。距离游泳馆最近的公交站是“体育新城”和“大运中心城”,但从这 两个站步行到场馆,仍然需要10分钟。“位置太偏是我们最大的劣势,这里的顾客基本上都开车来,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很不现实。”深圳市大运中心运营管理公司 马经理说。

    距离太远导致人气不旺。下午3时,记者在游泳馆看到,至今仍未有人来游泳,而在羽毛球馆,一共20块场地,只有3组人在打球。相比人流密集的街区场地,这里显得格外冷清。“周末的时候人会多些,平常人们很少有空过来。”附近一名保安告诉记者。

    为了拉动人气,游泳馆和羽毛球馆都推行了各项打折优惠措施,办卡市民可以享受到市区同等价位的6.6折优惠。“刚开放的时候每天就几个人过来,现在几乎增加到100多人,不过整个游泳馆一次最多可容纳1800人,现在的消费数量连皮毛都够不上。”

    配套设施亟需改善 场馆年均亏损2000万

    除了距离太远,相关配套设施缺乏加之改造资金紧张,也成为场馆“叫好不叫座”的重要因素。

    记者采访发现,大运中心场馆虽然设施一流,但是相关配套还极不完善。在游泳馆周边,几乎找不到一家商店供泳客消费,连最起码的卖泳衣、毛巾的地方也没有,游客还反映,“在馆内甚至连拖鞋都找不到一双”。

    “有些不错的游泳馆,还设有桑拿、拔罐等服务,在这里都还没有,”周师傅说,他之所以选择来大运中心,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这里人少,清静,而且水很干净。在羽毛球馆的“意见簿”上,记者看到上面写满了顾客的留言,诸如停车、灯光、冲凉等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管理方称,他们已经逐项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大运中心管理方介绍,他们正在陆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同时也在探索引进赛会等商业模式运作场馆,类似去年举办的华为水上运动会,就是很好的案例。“我们先想把场馆的对外开放做好,今后会多举办一些大型企业的推介会,实行多种渠道经营。”马经理说。

    不过他也表示,场馆未来的收入主要还是要靠市民消费拉动,目前由于场馆周边社区尚不成熟,居民消费力不强,单靠这一部分经营收入难以为继。同时,记者也了解到,部分场馆定价较高,比如踢一场足球需要花费数千元,问津者少之又少,诸多因素导致场馆目前仍只能保持亏损经营。

    据 场馆运营方深圳市大运中心运营管理公司核算,目前大运场馆每年收入约2000万元。政府部门在对大运中心成本调研之后认为,目前大运中心每年的水电费、物 管费、人员费用共计达到4030万元,年资金缺口达到2030万元。调研建议,每年政府补贴场馆2500万元,持续3年,逐步实现扭亏为盈。

    “对低收入人群降低收费或减免费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龙岗大运中心,归口于市国资委下属的运营管理公司管理,但将来的运营模式可能有所变更。

    记者从一份政府内部文件上看到,将来的大运中心或面临4种可能性,一是作为龙岗区级资产管理,二是作为市国资委企业资产运营,三是作为市政府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委托市国资委企业管理,四是面向国内外招聘优质运营商进行市场化运作。

    以上4种可能性,都将影响到场馆今后的资金来源以及运营效率。在管理权存在变数的情况下,目前大运中心只能“稳步推进”。“如果大运中心今后作为区级资产管理,我们也会有一些相应的改进举措,”龙岗区文体旅游局副调研员徐远平表示。

    徐远平对大运场馆的“便民化”有过长期研究,他设想了一些变通之策,比如实行分类收费。对于乒乓球、台球、羽毛球实行低收费,对于能源耗费量大的项目适当收费;对于低收入人群降低收费或减免费用;实行免费开放时段,收费时段的价格应低于市场价。

    在打价格牌的同时,他还建议政府购买一定的服务,比如将一些大型活动,迎新春晚会、庆典落户到这里。在管理权限明晰之后,应对场馆实行特许经营,对经营企业设置准入门槛,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同时还要加大宣传,让更多的市民知晓这些场馆,并乐于在此运动。

    政府应加大投入

    建设社区文体设施

    相关

    一 边是社区文体设施不足,社区居民文体活动无处去,另一边是大运中心人气不旺,偌大的体育中心有闲置之嫌。后大运时代如何利用和发扬大运留下的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这对作为大运会主会场的龙岗来说的确是一件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今年1月市两会召开期间,龙岗区的代表就对如何解决这一“火”一“冷”问题提出了不 少建议。

    一 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人大代表告诉记者,后大运时代场馆的运作的确是一个难题,也是整个龙岗区政府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该怎么去利用好这些场馆,不让这些 场馆闲置。”他表示,要解决闲置问题,除了在场馆内搞一些大的体育赛事之外,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等的比赛,还要利用场馆的空档期跟一些单位联合举办一些车 展、演唱会等其他文化商业活动,把场馆充分利用起来,“这样的活动龙岗体育中心也在陆续接洽和举办,但是到底该怎样做会更好、更有效果,还需要大家去探 索,而且也需要一个过程。”该代表说。

    对 社区文体设施少的问题,他指出,这是需要政府多下力气解决的一个问题,需要政府在财政上进行投入多建设一些文体活动中心。不过,在社区文体设施不足的情况 下,他还是建议市民充分利用体育中心的场馆设施,“龙岗体育中心已经向市民开放,在开放时段内大家都可以去运动,而且里面运动项目的收费也压到最低了。” 他说,市民在充分利用这个大运场馆的同时,还能解决社区运动难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社区问题设施少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另一位市人大代表也表示了相同的意见,该代表表示,龙岗各街道文体中心的建设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需要,也是特区一 体化的需要,更是“十二五”文体建设的需要,这是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的,希望政府能增加文化体育方面的投入,解决原关外居民文体活动无地方的难题。

    策划 刘丽

    统筹 刘丽 邓翔

    采写 邓翔 向雨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