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读书杂谈》(《而已集》)里引萧伯纳的话说:
    世间最不行的是读者,因为他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不用自己。较好的是思想者,因为能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还不免空想;所以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哈哈,我觉得鲁迅老师真有才,这不是在说运动员吗?
    观众是读者,因为他只能看别人跑,不用自己;运动员是思想家,因为能用自己的力量了,但还不免空想(我好好跑,总该有个名次吧,可怜的我每次都这么想,每次都没有好成绩,o()o);裁判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认真去读赛道上的每一个运动员,难怪网球赛场上的监视器叫eagle eye(鹰眼)末了,看来我只能算是个马拉松空想家了——哥只是个传说!嘎嘎!

    @记得某年某月在大连参加比赛,惨败而归。那次在途中身体突发不适——肠胃炎,差点扼杀了我的大马梦,幸好我一直在做梦,没有醒来,于是稀里糊涂跑完了全程。回京接着就是北京TNF50公里挑战赛,上山下地,在昌平折腾了半天,总算熬出来了!最后成绩也是一塌糊涂,有失水准!自我安慰一下,呵呵!

    眼下又遇到了同样的赛事时间间隔——2011太原国际马拉松赛和2011北京门头沟100公里赛,我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放弃了太马,报了一个100公里。陡然间想起H. R. Pagels在《宇宙密码》中谈加速器时说的话,任何发展的最终和最不景气的阶段是肥大症。当人们还想不出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时,他们只是把事情往大处做——我还没有跑好马拉松(42.195公里),就急着准备100公里赛,是不是也有肥大症的嫌疑呢?

    @马拉松的黄金法则:把一条腿迅速地放在另一条腿的前面,并不断重复!

    ——读孙学军老师博文《有一种成功叫简单复制》有感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赢在起点固然重要,但关键是看后半程,坚持到终点才是胜利。起步没有那么快的人,由于他保留了体力,反而更容易赢得胜利。

    ——读黄秀清老师博文《高校在折腾,全民被折腾!》有感

    @我经常在医院里遇到类似的情景,搞的我不知如何是好:

    医生(一手拿着心电图,一边用疑惑和不安的眼神望着我):小伙子,你的心脏似乎有点问题啊!你平时有没有感到头晕、胸闷、身体乏力、心绞痛、心慌之类的状况?根据心电图的检测结果,你的心率太低,远远低于平常人的水平。。。

    我(N次听到这样的询问,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大惊小怪):护士阿姨,那我的心率是多少啊?

    医生:一分钟40次,你的心率也太低缓了!

    我(早在意料之中,只是想打探一下心率到底是多少,以便和上次的检测做个比较):噢。。。(我不慌不忙的继续说道)这个结果对我来说挺正常的,上次检测是45次。

    医生:是吗?你的心率一直都这么低?

    我:是啊!不瞒您说,我是搞长跑的,差不多天天锻炼,心率低是很正常的了!

    医生:就你???你还搞长跑运动???没看出来啊,这么瘦的体质,怎么看都不像运动员?

    我(经常被这样疑问,习惯了,笑着平静的说道):我是搞马拉松的,您看哪个跑马拉松的人是胖的啊,都是细条儿。不过,我们身上可全都是肌肉块。。。

    医生(更加疑惑):那不对啊,你们这么瘦,能跑的动吗?

    我(呵呵):这个您就是外行了,越是体格胖的人,越是跑不动。因为马拉松是长距离奔跑,消耗的体能非常大。越是体格胖的人,他所消耗的能量就越大,这样的话就很容易感到疲劳甚至饥饿。相反,相同的奔跑距离我们这些瘦子消耗的能量就比他们少多了,所以就更容易坚持到底。

    医生疑惑的眉头终于解开了,我便舒口气,匆匆逃离她那异样的眼神。

    是不是每个马拉松人都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不得而知,也许只有我这个倒霉蛋才进医院!

    @早在二千多年前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着古希腊人的一段格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剑桥大学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有规律的慢跑能够促使大脑生成新的细胞,提高记忆力。看来,跑步不仅可以健身,还还可以健脑!难怪我这么笨,原来是跑步太少!O(_)O哈哈~

    @一种杂志叫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 Nature and Ecodynamics,该刊2010年第3期第一篇论文The evolution of speed in athletics: Why the fastest runners are black and swimmers white美国杜克大学和霍华德大学Adrian Bejan等四位作者合著而成,文章摘要说:

    (竞速)运动属于一种“落下-向前”周期运动,即身体先向前落下,再扬起。处于较高高度(Altitude)的物体,其落下-向前的速度也较快。跑步时,高度(L)即地面以上身体重心的位置;游泳时,高度即水面以上的上半身的“身高”,正比于HL,这里的H是运动员身高。人体测量学数据表明:黑人的身体重心位置比白人要高3%,这就意味着黑人运动员与白人比,奔跑速度有1.5%的优势,而白人游泳运动员反过来也有1.5%的游泳速度优势。

    由此看来,我并不具备专业运动员的潜质,理由是我的腿短,重心较一般人低;我的大腿以上的身躯更短,因此身体浮出水面的高度显然几个指头即可数。额滴神啊!马拉松跑不快,游泳提高成绩的空间不大,那“铁人三项”对我来说岂不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梦了吗?

    @我的马拉松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读研的时候,那时经常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中心操场训练。偶尔教练带领我们外出在植物园跑步,6月份的武汉没有凉爽的空当,即便我们身处林荫大道也是满头大汗!曾经我们在公园路过一对母子的身旁,偶然间背后飘来一句:“看见了吗?你不好好学习,将来也像他们一样,天天跑步……”我回头望了一眼,那个带有偏见的母亲还在拿我们作典型教育她的孩子,骤然心头一阵寒意,迅速传遍全身:唉,无语了……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权且当一次反面教材吧!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跑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大概说的就是我这种境界吧!嘎嘎!

    @辛弃疾的朋友陈亮在《书作论法后》说,“大凡论不必作好语言,意与理胜,则文字自然超众。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辞,而自然典丽。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不善学文者,不求高于理与意,而务求于文采词句之间,则亦陋矣。” 马拉松也是如此,经常看到身边有的朋友整日沉迷于各种训练的理论之中不可自拔,而我也是对马拉松装备一再痴迷。其实,这些外在的“文采词句”——训练理论、装备设施等,更多的是给予运动员一个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个人的实力以及对马拉松之道的悟性。倘若一味的沉迷于此,忘却运动的“意与理”,那也只是徒劳无功的作秀罢了!

    @《西游记》,听孙大圣说,“莫采他,‘诗酒且图今日乐,功名休问几时成。’”孙猴子的话在如今这个功利化的时代,倒显得万般可爱。总有跑友圈外的朋友,对我的“马拉松意图”大为不解——你又拿不到奖金,搞这么超强度的运动,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孙猴子的话算是一个含蓄的回答吧!

    @爱迪生说,后代人的大部分知识将不会学自书本,而会来自电影……孩子们在电影里用五分钟学会的东西,靠书本需要五个小时。可惜,他还说,他们把我的电影全搞砸了。现在的银幕上没有像样的表演。我曾经在荧屏上看过电影《求爱马拉松》,号称是一部将爱情与马拉松完美结合的英国大片。剧中西蒙-佩吉演技可谓精彩入目,不过倒是对他跑完全程的能力有所怀疑。当然这只是演电影,42.195公里只是一个虚设的符号,但是对于天真的孩子们却不是这样。他们或许也学着偷懒不跑步,然后寄希望于爸爸或妈妈的陪伴,等待赛道上的一鸣惊人抑或奇迹出现!面对舞台,观众需要用激情去附和演员的演技,但若是把这舞台延伸至现实生活,甚至延伸到真实的马拉松赛道上,恐怕我们在激情的爆发之前,更多的则须理性考量自身的实力与可承受能力。这样的话,也许马拉松赛道上的人身伤亡就会极大减少。再回头看看爱老师说的话,越发觉得正确了。O(∩_∩)O哈哈~

    @某年某月某日,北京朝阳公园接力赛,一位年过60岁的跑友过度拼跑,心脏病复发,让在场的很多人唏嘘不已!列夫•托尔斯泰曾写过一部短篇小说《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其间讲了一个动人的寓言:魔鬼给村民帕霍姆一个机会,他可以得到在一天之内步行包围的所有土地。结果他却因为贪婪和卑鄙,一天还没过去就累死了。我猜帕霍姆绝对不是步行,一定是以超级马拉松的速度狂奔,要不然绝不会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累死了!这本来就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倒可不必深究他的速度到底如何耸人听闻,其背后的深意却是令人回味无穷。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的比赛,身边的朋友们似乎对成绩和名次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有些不惜以牺牲身体的代价换取某项奖励或荣誉,与强身健体之路渐行渐远。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少土地呢?托尔斯泰最后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一个人有三尺黄土做坟墓就足够了。那些遍体鳞伤的跑友们,难不成真要应了托尔斯泰的回答才肯幡然醒悟吗?

    @好友李泳曾在一本《规范场论》的扉页写过一句“格言”:不对称产生宇宙,而对称产生宇宙理论。某日在北师大参加阿迪的第一次训练营活动,席间听那个带队教练说大部人由于跑步姿势的失误,导致身体在做拉伸运动时极不平衡。对于他的说法,我却不以为然——不对称产生的是身体,而对称产生的只是马拉松理论。看看我们的身体、双脚、双眼等等,有几人是完全等同和对称的呢?也许正是存在上的不完美,才造就了理论上的完美主义!

    @第一次参加阿迪的训练营活动,感觉真是不错!他们提供的全面服务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遇到了那些期盼已久的“VIP”。刚签到不久,就碰到了飞扬兄,中间在跑道上又邂逅了阿朗大叔,末了还和胖兔子握了握手;用杨科林教练的话说,那真是——It is magic。既遇到了新朋友,又和身边的老朋友抽奖得了一个小奖品,真是不亦乐乎!索性用明代陈眉公的话作为结语——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见识到这么多朋友,果真是众乐乐了!

    @坦白地说,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是常有的事情。跑步也是这样,尤其是平时上班期间,晚上到底要不要出去跑步呢?这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个纠结的问题。比这更纠结的是,我总是在白天上班的很长时间里,在大脑里盘算着晚上跑步时天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

    有一天,有幸看到了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第十一场)里一段非常有趣的独白:“早饭后,我要去爬金字塔。要是时间来得及,我就仔细调查一下内部。然后,我要从陆地绕到红海的北岸。我也许能找到波提法王的坟墓。然后,去亚细亚!我要到巴比伦去寻找空中花园和妃子们,那是文明最早的标志。然后,我穿上一步跨七里格池的靴子,去看特洛伊的城墙。从特洛伊我再跨海到壮丽辉煌的古雅典。就在那个地方,我要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探索里翁尼达斯曾经防守过的山口。我要阅读卓越哲学家的著作,找出苏格拉底是在哪座监狱里殉难的。可是,等一等。我忘记了,现在战争正在进行呢。只好先把希腊文化放在一边。真该死,太阳这么半天也升不起来。我没时间可浪费。”

    (*^__^*)嘻嘻,原来伟大作家的脑海也是如此丰富,更何况我这个涉世不深的马拉松大白菜呢?看来革命还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加油!

    @以前写的一篇《我的两位马拉松教练》最近参与了《环球人物》杂志的征文大赛,当然不是为了个人虚荣,而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中美两国教师的差异和共同之处,这是参与《环球人物》征文大赛的初衷。在这之前朋友们还建议我参与评选“2011北京马拉松明星”,我淡然一笑,不了了之。不过,后来发生的一切足以证明我的做法是明智的:北马明星的候选人在幕后赤裸裸地拉票,甚至有人采用刷屏方式来增加票数,各色人物可谓济济一堂,百花争妍,却鲜有芳菲。

    恰巧我在阅读高斯的朋友Farkas Bolyai1775-1856,他的儿子Janos Bolyai是非欧几何的先驱者)的传记,他称高斯是“数学的巨人,从高高的苍穹之上,看尽群星和渊薮。”但他自己很低调,要求他的坟墓不立纪念碑,只种一棵苹果树,纪念人类历史上的三个苹果:夏娃和亚当的两个,使大地沦为地狱;牛顿的一个,使大地重新上升到天堂。看看那些恶意拉票的竞选者们毫不谦虚地四处采摘“苹果”,已经使得2011北马明星的评选沦为地狱,即便牛顿再世,恐怕也没有那么多的苹果去应对吧!O(_)O哈哈~

    @我在博客上开始闲扯《我的马拉松,我的跑》系列杂文时,有朋友就其逻辑性和可读性提出了质疑。嗨,其实这一系列的短文本来就是杂侃,尽是些跑步生涯的个中体会,确实难抵大雅,不成体系,但却也小有所得。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他老人家却没说己所欲者,是不是该与人分享。如今,我还在继续侃侃而谈,该不会冒犯孔老夫子的谆谆教导吧?^_^

    @牛顿《宇宙体系•哲学中的推理规则》有四条:简单性,普遍性,归纳法和假说原则。但这似乎已经超越了纯粹经验科学的原则,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亦是如此,马拉松运动就是最好的例证。连续两次参加党旗老师的带队活动,感触颇深。动作不在于复杂,而在于效果;简单的动作做到位,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倘若把这简单的热身、拉伸动作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又何止仅仅适用于马拉松一项运动呢?然而,“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融会贯通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此与彼反复碰撞的火花。时间可以说明一切,也可以埋没一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有意识或者潜意识地在提出问题(假设)的基础上用“心”分析(归纳、演绎),然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我所发现的党旗老师就是这样,他也势必这样继续下去,出色的比赛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2011北马明星评选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各路大仙的票数参差不齐,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气势。那些正义凛然的跑友君子,现在也用同样的手段“拯救”了自己。心理学家Paul Bloom说, “也许道德思想或意识的本性根本就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不是因为它们处在什么特殊神秘的地位,而是因为我们没有理解那些事物的能力。我们大概像在努力理解微积分的狗。”如今面对北马明星评选中人性的千种百态,恍惚间不由得对司马迁的那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都是为了那5000元呐!看来,这道德思想或意识的本性没有Paul Bloom说得那么神秘。

    @希尔伯特75岁生日那天,记者请他谈谈哥廷根的数学史,他回答说,什么也不记得了。“记忆只能把思想搞乱……也许我从来就被别人认为有健忘的天赋,就因为这个我才研究数学的。”有意思的是,我跑马拉松也同样遵循遗忘的规律。今年有幸参加了TNF50,在最后十公里的冲刺阶段,腾藤大有对天发誓的感觉,语重心长对我说:“明年不跑了,这比赛真是折磨人,要命……”面对此情此景,气喘吁吁的我也连连点头,深表同意。可是当冲过了终点,“明年再战”却又成了我们之间的共识,刚才的那些话儿早已被抛向了九霄云外。O(_)O哈哈~不知道其他的跑友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不管你有没有,反正我有了,嘿嘿!希尔伯特凭借遗忘做成了数学家,像我这样的大白菜将来会是个什么样呢?

    @今天是9月份的第九天了,距离2011门头沟100公里赛还有一天,心情颇为复杂。第一次参加100公里赛自然是件新鲜并且兴奋的事情,但更多的是迷茫、彷徨:我到底能不能在计划的时间里完成100公里呢,这样的纠结一直在心里荡漾。曾记得Julius(恺撒大帝)在打败Pharnaces

    Pontus国王)后,说了一句名言:Veni, vidi, vici.我来了,看到了,征服了。I came, I saw, I conquered.何时我也能口出狂言,那胜利真的离我不远了!

    @西谛先生(郑振铎)曾自律:“读书毋草率,每读一书必一页一页读过,随有所见即作札记。”如今,我马上就要亲临门头沟100公里赛场,对郑先生之语更有切身的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似简单,做起来难啊!

    @宋人似乎好客,然今人的热情亦不减宋人。沈括以琴、棋、禅、墨、丹、茶、吟、谈、酒为“九客”(《梦溪自记》),跑友醒着兄曾再三邀请喝茶聊天,虽然每每都被我婉言谢绝,但他的盛情却依旧此起彼伏,不失为沈括“九客”之风;张景修等以十二花为“十二客”: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菊为寿客,瑞香为佳客,丁香为素客,兰为幽客,莲为净客,桂为仙客,茉莉为远客,蔷薇为野客,芍药为近客,荼縻为雅客。第一次参加门头沟100公里,据说赛道囊括了京城最美的风景线——花木争妍,芬芳怡人,可谓惊叹。可惜吾乃无知之辈,目不识“花”,恐怕是要怠慢了诸位“花”客了。曾端伯则以十花为“十友”:茶花,韵友;桂花,仙友;梅花,清友;荷花,净友;芍药,艳友;瑞香,殊友;菊花,佳友;茉莉,雅友;海棠,名友;栀子,禅友。2011910日,来自五湖四海的韵友、仙友、清友、净友、艳友、殊友、佳友、雅友、名友、禅友齐聚门头沟大战100公里赛,真是诸友相会,各显风采!

    @阿奎那Thomas Aquinas)有句话说得好:虽然超出人类理智的事物不能用理智求得,但若有上帝的启示,可以凭信仰获得……对事物,从不同的方面去考察,就可以得出不同的学问。我写《马拉松哲学》总觉得理直气不壮,这下好了,阿老师帮了我的大忙,看还有谁问我为什么写“马拉松哲学”,哼哼!

    @京剧讲究唱法不唱力,马拉松亦然。每次比赛结束后,总是遇到跑友们不是这里受伤,就是那里受伤;其实跑步远没有你所想得那样简单,马拉松也是讲究技艺方法的——大的方面跑步姿势、小的方面摆臂、呼吸、步幅等等,都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外部的环境因素,比如上坡怎么跑,下坡注意什么,雨天的战术和晴天的战术也是不同的等等。因此综合起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每一场比赛中都会有所体现,就看你会不会依势而行。任何技艺(包括马拉松)都靠法而无须费力;费力多的,一定是不得法。

    @《科学美国人》(237卷第6期)数学游戏栏目谈Ramsey的图论,引言用了《美国数学月刊》的一个问题:“任意6个人的集会上,总会有3个人相互认识或不认识。” 更一般说,这就是所谓的“友谊定理”:在不少于三人的人群里,如果任何两人都只有一个共同认识的人,那么人群中一定有一个是大家都认识的。来北京快一年了,常在跑友圈中混迹,多少认识几个人;并且每次大小比赛,总有我认识的跑友帮我引荐新跑友。“四海之内皆兄弟”,伟大的圣人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总结出了这个规律,看来美国数学月刊的这个问题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

    @某日在群里聊天时,无意中与醒着兄聊起了某某跑步组织的不足之处,恰逢该跑步组织的前任领导上线,有好心的跑友暗示,不要多说了。其实,像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大家应该打开窗户说亮话,毕竟这不是搞人身攻击,没必要躲躲闪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不仅对该跑步组织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更是对广大跑友切身利益的维护。“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想这不仅是醒着兄和我的心声,更是参与该跑步组织其他跑友的共同心声吧!

    @有幸拜读了跑友skynet《踏遍青山人未老——2011门头沟100公里参赛记》,又让我回想起100公里赛道上的风雨点滴,心中不禁冒出一句——“踏遍青山人未老,他日还胜今朝”,为skynet的坚持感动,更为风雨中所有参赛的运动员加油!

    @我是个懒惰的人,平日里除了跑步,恐怕没有别的事情可做;曾经立志想写多少多少“文字”,但每次自己糊弄自己——为了跑步,先把手头的笔先放一放吧!等到比赛结束了,自己又安慰自己——比赛刚结束,先好好休息休息,等休息好了再写不迟。就这样,总是在不断的恶性循环中消磨时光。不要拿跑步当做偷懒的借口,我总是这样提醒自己;但是,人的惰性恐怕要比决心更要久远,因为只有在意识到惰性之后才会下定决心抵制惰性,呵呵,这真是一个悖论!这种悖论的纠结一直等我翻开黑格尔的《小逻辑》,才有所释怀;黑老师在柏林大学的演讲有如下几句:

    人应当尊敬他自己,并应该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视的。那隐蔽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敢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秘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像我这样的大白菜,估计暂时无法将揭示宇宙的秘密作为生活中的享乐部分,不过学会尊敬自己,并配以最高尚的精神力量,不正也是马拉松的题中之义吗?看来,做科研与马拉松是一个道理,向黑格尔学习,做个勇敢的求知者——写作、马拉松两不误!

    @参加门头沟100公里赛,最大的体会是组委会真的太不容易了!仅一项参赛服装的问题,就引起部分人的不满与抱怨。不过,这是赞助商的硬性规定,也不能全怪组委会不讲情面。商业化的操作模式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况且组委会也作出了让步——可以把背心套在外面,甚至大赛预备的短裤也可以不穿……即便如此,还是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且这争议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后的好几天。这使我想起了那首谚语诗:“作天难作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行人望晴农望雨,采桑娘子望阴天。”作天都很为难,难以满足芸芸众生的需求。反过来想想大赛的组委会,哪里能做个事情让人人满意,哪里能处处事事都完美呢?还是参与各方相互之间多多体谅担当点,求同存异,才是使得赛事顺利进行的不二法门。

    @如果毕加索能挽留时间的过程,所有的钟表将停下来,时间将消失,末日将来临,地球要停止转动等待他改变主意。如果毕加索真能停止地球的转动,那么,地球就得徒劳地等待。我所发现的顾冰就是这样,他也必须这样继续下去,让他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命运是必要的。

    ——祝贺好友顾冰2011北京门头沟100公里赛夺冠

    @从70公里折返点出发,天色行将暗下来,我越过80公里的服务站时,早已是蹒跚而行。说实在的,自己也非常想跑,四周又黑又冷,陡峭的山峰带着黑色的影子直压压地迎面扑来,这样的境况,任谁都想赶紧到达终点,快快结束这颠簸的行程。然而,我不敢跑,确切地说是我不能跑,疼痛沿着早已湿透的双脚,一直蔓延到大腿。只要我稍微用力,右大腿就开始抽筋,于是我只好作罢。我难以描述当时走路的囧态,恐怕比“邯郸学步”后的样子更难看吧!哈哈!不过,伤痛毕竟是身体上的,只要心中有希望,就一定能坚持下去。过了85公里,问题就来了,总有三三两两的收容车,在旁边搭讪:需要帮忙吗?来,上车吧!……每当耳边有这种声音的时候,心中坚定的信念就有所动摇。记得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有句非常经典的台词——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我想莎老师的这句话,恐怕最能代表我当时内心的纠结吧。还好,我每每无视收容车的存在,继续向着终点蹒跚而行。

    @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立在黑暗中的前行道路上,没有观众,没有掌声,没有阳光,没有期待。我们不倒下,不上收容车,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不肯让自己屈服,仅此而已,但也就仅此一点,我们发现最最有力量的那个人,最最感动我们的人,原来却是我们自己

    ——参加2011北京门头沟100公里赛有感

    来源:狂奔的蜗牛_新浪博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