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目前频繁出现的运动损伤甚至运动猝死的发生,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分析了体育工作在组织管理、活动方式、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不足;提出科学健身理念,认清自身的身体、心理、工作负荷状况,做好三类运动人群的区分与预防,进一步提出全民健身保险,呼吁维护体育参与者的健康权益,以及高校、社会、医院三方牵手设想。


  关键词:运动猝死;健身;预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9—1168—03

  长期以来,体育科学知识的普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社区体育运动的组织者,甚至一些学校的专业体育工作者,正是因为缺乏体育科学的知识或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常常忽略了参与运动者的体质情况和运动强度的把握,以至运动锻炼不仅不能够健身悦心反而时常出现运动损伤甚至导致猝死事件的发生。2004年的北京“马拉松事件”两名参赛者猝死赛场,似乎为中国人的健康观念敲响了警钟,然而2005重演了参赛选手猝死的悲剧,参赛选手健康意识淡薄,赛事组织工作的不力令人吃惊、发人深省。对于正在加紧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来说,这一事件再次提醒,赛事组织工作无小书,应验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细节的重视与否,源自思想上是否真正重视健身人群的合法权益。作者认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摆在表面上的、孤立的问题,把这件事放在整个社会里面看就会发现,我们民族的体育意识淡薄,相关教育失败,已经到了必须深刻反思和改进的时候了。

  1 运动猝死正在从竞技体育向群众体育蔓延

  我国地大人多,至今尚未进行过全国范围内调查,目前仅在重点省市地区进行抽样调查,从上海和华东地区1998年抽样调查收集的40例猝死病例分析,运动猝死所涉及的人群较为广泛,有运动员、教练员、教师、体育教师、干部、工人和大中学生,年龄从12—78岁。由徐昕等收集的资料分析,猝死涉及的年龄从9~67岁,职业涉及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大中小学学生、工人、士兵、知识分子以及离退休干部等。自1995年6月,国务院批准下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至今,以大众为对象运动猝死仍不为人们所重视。2001年著名排球国手朱刚和青岛海牛俱乐部足球运动员曹春鹏在当时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相继发生运动猝死,虽然令国人非常震惊,但似乎并没对普通运动人群起到警示的作用,在人们印象中猝死只是那些在竞技场上才会发生的事情。然而从实际发展来看,仅以北京为例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的3个月内就有四名学生因运动猝死发生死亡。但仅仅这些,就足以让我们警觉:随着人们对健身需求的广泛增加,媒体又把健身描绘为有百利而无一害,让人们对健身的误区逐渐增加,运动猝死开始以我们不大相信的速度成为不得不接受的事。

  2 英年运动性猝死悄然增多,学生比重明显高于其他运动群体

  英年猝死,往往令人从感情上难以承受。许多人常常含泪感叹:“年纪轻轻的,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早在1990年唐培等进行的运动猝死调查显示,在46例运动性猝死病例中,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或曾经是的有24例,一般水平运动员1例,体育教师5例,另外16例是经常参加运动锻炼的体育爱好者;1999年李之俊对运动猝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40例运动性猝死的病例中,大中学生已经占到一半,有20例,其次是教师,有7例;运动员或曾是运动员的有5例。国外学者Marson整理了158名运动员猝死的资料,发现中学生占62%,大学生占22%,职业运动员占7%,儿童占9%,在77例运动性猝死病例中,平均年龄为33岁,年龄在20岁以下有21例,占25.6%,20~29岁之间的有16例,占20%。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运动性猝死所涉及的人群很广泛,各式各样职业的人都有,运动猝死不单从竞技体育向群众体育蔓延,而且明显年轻化,学生猝死显著增多。这表明我国的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很多方面还不容乐观,群众体育在组织管理、宣传、运作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应引起各级人员的重视。

  3 运动猝死的潜在诱因

  3.1 运动健身常识的匮乏 许多人片面的认为运动就对健康有益,殊不知,不顾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一意孤行的运动,正是导致运动损伤、运动猝死的最重要原因。人体是个精密的系统,不少人在运动时可能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情况,可大家往往以为这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不予理睬继续运动,甚至认为这正表明自己的运动量不够导致身体变差,更加坚定了继续运动、加大运动量的信念。运动猝死将威胁列入的生命。根据医学调查结果发现,导致运动猝死最常见的症状是心脏性猝死,包括心肌梗塞、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其他如脑溢血、中暑、呼吸系统疾病、肝脏、肾脏等疾病也有导致运动猝死的可能。一些外部诱因也会引发猝死,如体内存在感染灶(扁桃体炎、胆囊炎等)、运动时心脏部位的外伤性出血和疤痕、饱食后运动、高原缺氧、暴晒、运动后立即热水浴等。另外,高强度的训练会使心肌变形,心肌血管硬化,最后面临猝死的可能。普通人从事的健身活动一般对抗性不强,危险性也小,一般不会出现意外,但是,运动不当也会导致休克,严重者会猝死。有学者曾对国内53名长跑爱好者做过心功能检查,结果14例成阳性或可疑阳性,占26.32%。表明尽管有经常的长跑健身习惯,心血管系统已适应运动的刺激,但仍可产生心肌供血不足和缺氧的心电图表现。14例心功能异常者平时身体健康,自我感觉良好。这表明在参加运动活动的人群中一部分人有隐匿性冠心病和心功能状态改变。
  3.2 高校体检、体测的误区 据专家分析,运动中的猝死跟人的心肺功能不足有着密切关系。一个有心脏病隐患的人在运动中极有可能因为心脏承受不了运动负荷而发生意外事故。那么高校中的体检为什么没有在频繁发生的学生猝死中起到查出疾病的作用呢?测试身体机能的体测为什么也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呢?据了解目前在大部分高校中,除了在新生入学和毕业生毕业时会有两次比较正规的体检之外,在大学期间基本不会再组织大规模的体检。而体测也难以保证定期进行。高校中体检、体测的形式化让体检、体测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查疾病和测机能的作用,也在某些程度上减低了学生自己的体检意识。某些高校表示因为费用的问题,定期体检目前还不太现实。据了解,在北京,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公费医疗费用为66元,而武汉地区平均只有40元左右。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上世纪50年代制定的高校公费医疗制度,如今早已形同虚设,这些都为学生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多远离了家长的悉心照顾与看护,同时,学生们生活作息的自由度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突击式学习、睡懒觉和不吃早饭等不良生活习惯,作息时间混乱、同时不能很好的对待学习压力、这些不 健康的学习生活直接影响了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更有些同学为利益的驱使盲目进行比赛,像有些学生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原因就是凭参赛证明可以在学校的思想测评中获得加分,而不关心自己有没有进行过锻炼或运动病史等等。
  3.3 赛事活动组织体制上疏漏、组织能力有限1993年国家体委制定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方案,全面确立了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加快了我国体育改革的步伐。但是,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久的完善过程。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自1998年此项赛事对业余选手开放后,人员激增,特别是最近两年报名人数都接近3万,报名时缺乏严格的身体健康体检,这就为悲剧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现场又缺乏相应的救护措施,直接导致了参赛选手猝死的悲剧。北京马拉松赛赛前制定的许多方案不能说不严谨,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能说不多。但在实际运做过程中各级体育组织部门未能严明管理系统内的组织纪律,协调好体育管理各部分和各环节的关系。盲目“大跃进”,组织者在宣传,鼓励大家多报名参赛有很多不是从身心健康的角度让人们志愿参与进来的。如部分高校学生参与进来是与其思想测评能加分挂钩的。
  3.4 社会体育指导力量薄弱、健身科学性不强 社会体育指导员负有组织和指导人民大众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重担,他们的责任心及业务能力,对锻炼者时常出现运动损伤甚至猝死事件的发生有重大的关系。为此加强对群众体育的科学指导,是体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约32万人,按人口平均每0.4万多人才有1个指导员,城镇锻炼点具备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的平均不到万分之一,而且学历层次偏低,锻炼的科学指导能力较弱。1994年6月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2001年8 月,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标志着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化进程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体育院校和高师体育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而设立的,对社会指导员的培养尚未形成系统的培养方案。同时大众在运动健身实际活动过程中虽然掌握了一些关于运动强度、运动量、方法、项目等如何控制和注意的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仍存在着很多的误区,不科学的运动直接导致了各类事故的发生,有害于健康,需要我们正确对待。

  4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科学

  4.1 身体、心理、工作负荷——一科学运动三知道 科学健身从何处做起?首先要了解自己身体状况,了解自己的身体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了解自己的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掌握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各系统器官的活动,掌握健康状况和综合体能。包括定期体检和体质检测;要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进行运动,运动可以减忧,但是在压抑痛苦时,强度很大的运动往往会存在隐患;正确看待工作负担压力,通过运动可以减压,但是要根据疲劳程度适当减缓运动负荷。综合评定后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个运动处方,按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医嘱规定,在体育健身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锻炼就是走科学健身的道路。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生活在千变万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必须适应环境,科学健身也必须与有关方面配合好,饮食营养、生活制度、医务监督、环境卫生、体育卫生等与运动锻炼和对身体相关联的方方面面综合治理、协调一致,方能产生效果。
  4.2 做好三类运动人群的区分与预防 恰当的讲运动适合于绝大多数的人群,主要指身体健康无大病的人;运动对少量人来讲应该非常谨慎适量,主要指有轻微病症的人;少部分人不适于运动:包括癌症、高龄、幼小人群及在工作乐力较大情况下精神状态不佳的人群。针对我国运动猝死发生特点,提出以下预防建议:
  初级预防——加强体检:研究表明,运动猝死者中多数都有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室壁薄、心脏肥大等,这些在普通的体检中很难发现,因此,喜欢运动且有条件的人最好进行心肺功能的全面检查。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严格监测检查,及时识别可能运动猝死的高危人群,强调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定潜在心脏形态功能异常。如果在运动时经常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症状,应该重点进行心脑方面的检查。
  次级预防——强度检测:一般来说,低强度运动后的脉搏应该在运动后5~10min恢复正常,中等强度为2~30 min高强度则为0.5~1 h,不同体质的人群可按此标准安排运动强度。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有其他严重疾病的人群,应该在医生或运动专家的指导下从事体育锻炼。严格鉴别运动员长期训练引起的心脏生理性变化与病理性变化的区别。进行长跑锻炼时,不能仅以运动能力作为衡量运动量大小的标准,同时也要考虑心脏等内脏器官承受能力的作用。
  三级预防——现场医务监督与急救:猝死主要表现是意识丧失,惊厥、抽搐、心跳呼吸停止。注意运动前、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的晌闷、压迫感、极度疲劳等症状,如症状明显应及时中止运动,进行详细检查。由于猝死大多数发生在家里、公共场所或工作单位,因此,现场抢救十分重要。
  对于不同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人来说,采取什么方式运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科学的健身才有可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活力,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运动方式不当和只注重运动而忽视体育锻炼的原则,都不可能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甚则实得其反,损害健康。
  4.3 提高运动人群体育风险意识,推出全民健身保险 运动猝死不仅威胁专业运动员,也威胁着业余运动员和普通人。早在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就表示,今后要按照社会化、法制化、产业化的方针,带动和推动全民健身保险。据美国统计,在运动的人群中,每年的运动猝死发生率约二十五万分之一。其中,非运动员的发生率更高。我国每年参加全民健身的人数在亿次以上。如何预防和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非常值得探讨。保险公司需要及时推出适合广大运动人群的保险险种,不但能使保险公司有效规避“逆向选择”风险,而且面向广大运动人群的新险种也能作为保险公司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对运动人群来说,也可有效避免个体风险。针对学生这一群体建议通过社会化途径解决,建议形成制度定期组织学生体检,呼唤社会化运作应对高校内大学生发生意外。事实上,如果学生统一办理了健康保险或意外事故险,即使是出了事情,对于家长赔偿也会更好处理。
  4.4 维护体育参与者健康权益与高校、社会、医院三方牵手设想 目前很多学校认为学生在上体育课或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时突然死亡,这是突发事件,防不胜防,与学校责任无关,家长认为孩子突然死亡,实在难以接受,面对学校的态度却束手无策。因此如何维护体育参与者的健康权益,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来说涉及体育参与者健康权益的立法非常薄弱,只有一些散见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零星条款。为此急需一部统一的、全面的专门立法,以使各方在涉及锻炼者权益的操作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避免纠纷的发生。具体涉及到本文校园内运动猝死,就要看学校在学生发生运动猝死之前,是否在日常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关运动安全、保护、急救等方面的教育;在设计体育活动内容时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活动方式的安全性,活动强度的承受性;是否掌握和了解了特殊疾病的学生情况,活动的组织安排是否合理、周到,书发后学校是否在第一时间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如果能形成一种三方合作的完善制度,不失为一种保障大众健康的好方法。这种高校、社会、医院牵手的发展思路也许能更好地做到防患于未然,全面的预防运动群体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5 结束语

  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参赛人数逐年剧增,一方面说明赛事的魅力以及组织者以往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但与此同时也给组织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对缺乏专业知识的业余选手,如何及时提供足够充分、有效的专业指导,这是组织者们面临的一个日趋严峻的挑战。实际上,不是参加体育锻炼就能强身健体,不了解运动特点,不清楚体力分配和身体情况的变化,一味盲目地坚持是非常危险的。任何运动都有适宜对象,组织者不应该以参与人数多少作为一个赛事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进行宣传时应明确适宜人群,并且应加强比赛过程中的监察劝阻工作力度。此次发生的猝死书件,是对马拉松参与者增多之后的—次警示。大众体育需要科学,关心大多数人的健康,相关管理部门应从此书件中吸取教训,完善竞赛管理组织工作,重视健身安全的防范,提高大众科学健身意识,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科学的体育活动,享受快乐,实现大众健身的目的。

出自: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年09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