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确实能使我们保持健康?

简介:运动能提升心境,但是它对健康的作用被高估了。

适度的运动能减少有糖尿病危险因素人患该疾病的风险。运动可能减少心脏病和大肠癌的风险。

虽然有些证据互相矛盾,但是运动仍旧被证明对骨质疏松患者有益。

运动不能减肥,不能降低高血压、高血脂。

锻炼应适合而止(常年耐力运动员与百马俱乐部会员)

最近,英国研究人员正着手研究一群身体健康老运动员的心脏健康问题。这些科学家对懒汉们毫无兴趣,只招募曾是英国国家队或奥林匹克对的中长跑运动员。还有一些是从百马俱乐部中严格挑选出来的会员。百马俱乐部(100 Marathon club),正如你从字面上猜测的那样,该俱乐部只招收至少跑完100次马拉松的人员。

平衡能力的测试

平衡能力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主要的身体素质之一,具备良好的平衡能力可以较好的预防跌倒与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你如何知道自己具备合格平衡能力?我们推荐的测试方法如下:

降低基础心率,可延年益寿

近来,我们跑友学习理论的热情很高涨。尤其是对心率的研究相当普遍。非常关注自己在跑步中。心率的变化。对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掌握。都有了自己一套办法。最近我仔细阅读了关于心率的有关文章,以前我也曾分析心率在训练中的作用。现在专门研究基础心率与延年益寿的关系。对普通人和运动员同样重要。

奥运会离不开科学家

  默默无闻的健康卫士
  2012年7月,数百万人从世界各地来到伦敦,伴随着他们一起到来的,可能还有各种病毒和细菌。在人群大量抵达伦敦时,一个国际医学研究小组,正在对潜在的新的流感病毒等疾病的传播进行预测,并采取应对措施。在人类历史上,疾病的大规模暴发往往与人群大量集中有关。例如,201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冬季奥运会上麻疹大流行;2008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天主教青年节上流感大暴发等等。因此,像夏季奥运会这样的盛大群众集会,必须考虑疾病对公众健康的威胁,特别是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尽管很可能最终什么也没发生,但必须预防“万一”。

2005年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猝死事件给我们的思考

  摘 要:针对目前频繁出现的运动损伤甚至运动猝死的发生,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分析了体育工作在组织管理、活动方式、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不足;提出科学健身理念,认清自身的身体、心理、工作负荷状况,做好三类运动人群的区分与预防,进一步提出全民健身保险,呼吁维护体育参与者的健康权益,以及高校、社会、医院三方牵手设想。

张嘉哲的真男人日记-我在北体跑步的日子

张嘉哲的真男人日记-我在北体跑步的日子-第一章 训练管理暨参赛准备

当星期五小周末的午后时,朋友们正在讨论要去哪里HAPPY,而我骑着100CC的机车,顶着秋老虎赶去学校听那必须缴了报告才能毕业的专题讲座,一路上幻想着这五十分钟的车程与肯亚选手一样用跑步的上学,越跑越快、油门也越加越快,而这才突然领悟到,原来肯亚可能不是我的天堂。

运动恢复系列实用篇─ 按摩滚轮真的可以帮助恢复吗?

从上一篇恢复-适应文章中,提到关于恢复(recovery)的基本概念,此篇文章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些经由科学验证的实际做法。

最近几年 Foam roller (按摩滚轮) 加入体能训练的行列,由于资讯传播速度很快,许多人开始问我:滚Roller可增加活动度吗?Roller 真的可以帮助减缓痠痛吗?训练前还是训练后使用?时间该做多久呢? 使用Roller 可以帮助运动表现吗?…等等相关问题。

几年前,我就注意到这个议题,但当时仅限于“专家说”、“大家都这么说”…这类主观的论述,如果没有记错,那时候是2007年左右,我决定好好深入调查, 搜寻相关科学文献、发挥科学人的精神!很不幸,所搜寻到的资讯都并非直接的证据,甚至没有一篇实验性的文章去佐证,上述那些专家们描述的论述。

对于大家的疑问,我一直保持着保守的态度,也亲自体验(现在拥有两种不同型态的 roller),但在我尚未找到证据以前,绝对不会轻易下任何没有科学根据的结论,只能“侧面推断”这种方式,可能与肌肉筋膜放松术(myofacia release technique)有类似的效果。

终于在前几天发现,第一篇刊登于美国运动医学会(权威)的知名期刊(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第一篇针对roller的原创性文章(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发现此篇文章并非偶然,我利用强大的网路追踪加拿大知名学者、任职于纽芬兰纪念大学的Dr.David Behm 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

Professor Behm 本身也是体能教练出身,研究专注于训练与神经肌肉的生理反应,,如不稳定平面 (unstable surface),动、静态伸展对于运动表现的影响 (最近,伸展相关议题又提出许多新论点, 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甚至是Roller 的研究,他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地位。Professor Behm专精于利用表面肌电图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 去检视各种运动模式介入后,对于肌肉征招的反应。虽然这个议题在运动科学领域是相当普遍的技术,但有做过肌电实验的人,一定都相当了解,要做出精准的肌电研究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篇研究中,目的在于检验 foam roller 是否可帮助减缓延迟性肌肉疼痛。首先,他们找来一组有阻力训练经验的受试者,并分成实验组(使用roller) 和控制组(不使用 roller),让所有受试者先进行 10 组10 下的蹲举运动 (运动强度为60% 1RM),如果有蹲举经验的朋友们,一定可感受到这个实验设计恐怖的地方! 一般肌肥大的训练,我们可能会安排 3组 10 下、 4 组10 下的课表,这样的课表,隔天可能都痛到快不能走路了,那你有办法想像 10 组10 下的训练后会有什么后果吗?!

此文献的实验设计之所以安排10 组10 下的蹲举运动,是希望引起强烈的延迟性肌肉疼痛,然后马上进行roller的介入,比较到底会不会降低疼痛感,或是影响其他的运动表现,例如垂直跳、 动、静态的关节活动度等等。另外,经过 24 小时,48 小时和72 小时之后,再重新检测一次 (实验组在24 小时, 48 小时和72 小时,检测结束后再次进行roller介入), 试图探讨两组人对于介入 roller后的反应是否不同;换句话说, Professor Behm 和他的研究团队想知道,到底 roller可不可以帮助恢复?

研究结果惊人的发现,介入Roller 的实验组,经过10 组10下蹲举运动介入后,引起强烈疼痛感和控制组类似,但立即介入roller 之后(5个下肢主要肌群,每个肌群2 分钟),不但疼痛感比起对照组(没有使用roller)大幅降低,垂直跳高度、动、静态活动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间隔24 小时、48小时和72 小时之后也是同样的结果.所以作者群对于这个初步研究,所下的结论是:Roller 的介入不但可减缓训练后的疼痛,也可以帮助运动表现的恢复.虽然机制还不清楚,但是 roller 应该可以纳入整体恢复策略的一种方式! (MacDonald, Button, Drinkwater, & Behm, 2014).这是一篇很严谨的实验研究,有太多专有名词和测试变相过于复杂,在这边就先跳过,请有兴趣的朋友们可自己查看原文)。

这样子的实验结果固然令人高兴,因为大家使用已久的 Foam roller 终于有得到一些科学上的验证, 但还是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 我将提出来给大家参考(思考)看看:

1. 如果在进行10 组10下 蹲举运动之前, 先行使用Foam roller, 那对运动表现会有什么影响吗?

2. Foam roller的使用方式, 有没有一个准则? 该压多深, 停留时间多久?是前后移动好,还是停留在 Trigger point?

3. Foam roller的主要作用是恢复,可减少软组织张力?还是减少组织粘黏呢?

4. 若今天受试者进行的蹲举运动不是10 组10下, 而是一般社会大众常用的 3 组8-12 下的蹲举或是进行其他运动, 像是奥林匹克举重动作、自行车或其他耐力运动。Foam roller的介入还有一样的恢复效果吗?

5. Foam roller 若是跟其他的恢复策略比较,如冷水浸泡 (Cold water immersion) 、营养介入、震动…等等,哪一种的恢复效果比较显着呢?

6. Foam roller的恢复方式, 比较适合团队运动还是适合个人运动呢? 介入时机点又应该怎么安排?

我想,我可以列出20个不同的问题,做出20种不同的研究假设,并且设计不同的实验去验证,这就是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因为Foam roller是从未探索的新领域,有太多未知的问题,所以才值得我们去研究,不是吗?!

如果,当你看完本篇文章还是觉得相当有趣,甚至想要实际看原文的文献,那你应该已经具备成为运动科学家的潜力!如果,你看完本篇文章已经头昏眼花,也没有关係,就好好享受你的 Foam roller,并接受专业教练的指导,剩下的问题,就留给我们科学家去伤脑筋啰!!!

MacDonald, G. Z., Button, D. C., Drinkwater, E. J., & Behm, D. G. (2014). Foam rolling as a recovery tool after an intense bout of physical activity.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46(1), 131-142.

文章来源:don1don 作者:江杰颖

一些关于"训练" 的概念

2012 年 2/4 号对台湾的体坛是个既开心又矛盾的日子:
开心的是: 一个"正统" 的台湾人-林书豪(Jeremy Lin, 父母亲都是土生土长的台湾,
因为爸爸到美国攻读博士儿子在美国出生), 在竞争最激烈, 被篮球人视为篮球最高
殿堂的"NBA" ,披着纽约尼克的战袍, 以替补的姿态, 挑战全联盟最强的控球后卫之一,
纽泽西篮网队的Deron Williams , 不但独得 25 分, 7 次助攻, 还带领尼克队拿到最后胜利!



矛盾的是,这个纯正血统的台湾人, 却是接受"正统" 的美式教育和篮球养成训练,
顶着哈佛双主修的高学位, 却不放弃对篮球的热情,
经过一番努力挣扎(经历夏季联盟, 不断转队交易), 终于落脚尼克队,
这一战不但打响名声, 灵活的控球, 刁钻的切入和助攻,
更是颠覆老美那种"亚洲人来NBA只能卖高" (从姚明到最近的易建联都是以
大前锋和中锋为主)的刻板印象.
或许, 有些人会觉得这只是"昙花一现", 但只要有看过比赛或精华片段的人,
都不能否认他昨晚的身手, 已经是NBA一级后卫的表现, 除了期待他未来的表现,
我想更多人会好奇的是他的"训练"到底有甚么秘密?
撇开林书毫不说, NBA 近十年最大的变动就是"国际化",
从欧洲大陆来的德国坦克诺威斯基, 马刺的法国小跑车帕克, 鬼之切入吉诺比利,
西班牙的"斗牛士"兄弟, 到最近震惊篮坛的"篮球神童"卢比欧,
都能够成为一支球队的核心人物 (记得小时候的NBA外籍球员大多都是板凳角色,
只有少数能成为很固定的主将), 这证明"训练法""训练环境"的重要性
更胜于"人种的差异",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亚洲人都能够挑战NBA成功,
而是在类似的条件环境底下(例如,林书豪从小在美国长大),
种族的差异或许不是运动表现好坏最主要的原因 ,遗传基因训练方式

是否符合运动专项?可能占更重的比例,(像是,天生红血球含量高的家族遗传,
可能对于耐力运动表现有更大影响, 而不是白种人或黄种人,
又或者让肌力型选手做太多耐力运动训练, 如长跑, 不但对爆发力没帮助, 更可能有害!)
最近,FB的社团上, 有问到一些关于"训练"的问题, 更提出一些名词上的疑惑:
例如, Exercise, Fitness, Sport performance, Skill.....等等名词的定义和关联性.
由于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释清楚,
我在这边"简单"的阐述来回应,我个人对于"训练"的认知~

首先,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要釐清"Exercise""Training"的差异!!!
如同 PPT 上面的解释, Exercise 指的是人体对于单次身体活动所产生的"生理反应"
所以这里的身体活动, 可以是任何的型式: 慢跑, 阻力训练, 篮球......等等,
而生理反应包括人体各种系统, 如"骨骼肌肉系统" ,心肺循环系统" ,
"内分系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等,对于不同运动型态
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不是适应),人体的系统是处于恆定(Homeostasis)的状况
( Power & Howley, 2001).
因此,不同的身体活动都可以视为"一种刺激",但是这种"刺激"要是不断的持续(而非单次),
甚至是以长期性,渐进性的持续增加,那么对于人体各种系统而言,

为了要维持"恆定",势必要对于外在这种长期刺激做出更大的反应,


而这种累积多次的"Exercise"身体所产生的变化,


我们可视为"训练的适应Training-Adaptation"
康乃狄克的知名教授 Dr. Kraemer (NSCA 的教父级人物),
最知名的代表作Designed ResistanceTraining Program(2004)
第一章就开宗明义的提到:阻力训练就如同许多运动相关的专业一样,
是从人体对于运动产生的生理适应所发展出来的,所以想要学好"训练学"这个专业,
一定要先打好”运动生理学这个基础”,我也是这么认为,
就这是为什么我们在正式进入博士班二年级时,必须要在一年级修过一整年的
运动生理学课程的原因(Sport Performance Phd program).
当然, 训练不只包括在"生理"的层面, 也包含"心理"及"力学" 的层面,
一个人没办法在有限的时间当中样样精通, 但要成为一个"了解" Sport 的人
(Sport Coach, S&C coach, Sport Scientist , Sport Medicine profession)
都必须要对于"Training"的概念,有某种层度的认知.
Training is a Process, Training is a Commitment.
(Stone, Stone & Sands, 2007)
这段话看似简单,却是在竞技运动(Sport)当中"最重要"却是"最难达到"的部分,
做为一个以"赢" 当作目标的竞技选手, 对于你的 "训练" ,必须对它做出承诺
(当然也包含所有和运动有关的专业人士) , 如同前面的对"Training" 定义,
Training 是一个长期性, 连续性的 "过程", 而非"单一的""短期" 的某种运动介入,
从"生理" 的角度来看, 你的身体为了要达成某种适应的结果(耐力表现或肌力-爆发力表现),
"缺少一次训练都是很严重的.从"心理" 层面来看, 做为一个竞技运动选手,
你不是一个以"健康"为目的的人, 心情不好要不要练?
跟家人, 朋友吵架要不要练?天气不好要不要练?人家在玩在放假要不要练??
答案是: ""
因为这不只是"生理" 上忍受痛苦, 更是不断磨练"意志力" 的过程,
所以最优秀的选手, 往往能够比"一般选手" 拥有对胜利更高的渴望,
以及更高的"自制能力"!!!
我个人是非常的佩服"教练" 这个工作, 尤其是在"台湾 ", 许多的基层教练
(应该是说九成以上),没有资源 (没有防护员, 更不要说体能教练之类的),
没有补助 (常常出外比赛都是自掏腰包), 但是对于自己的学生/ 选手
(更可怜的是,教练并不是一个工作, "大多数"基层教练都是由 "体育老师" 兼 "教练",
甚至额外的薪资补助都没有) ,但凭着台湾人特有的毅力,
我个人认为台湾的教练 (比较起我在美国接收到的基层教练讯息) ,
"认真程度" 绝对是无庸置疑的!
但是, 在我接触越来越多关于训练的知识之后, 把选手操爆的事情,
在我心中再也无法和"好的训练"画上等号.
训练是一门需要丰富知识,并且严密规划的过程,而不是临时起意&土法炼钢,


甚至只从更多动作变换就叫做Sport Training.从这里可以区别出,


"健康体适能Health-Fitness""竞技运动训练Sport Training"


的差别,因为一般会员要的是,求新求变的新动作,新器材,


但这对"竞技运动员"来说,可能是扼杀成绩进步最恐怖的错误,下面将会有更多解释.

FB 的社团问题中有提到:
请问"肌力"是一种体能吗?
到底体能又包含哪些内容?
为什么NSCA要翻译成肌力与体能协会呢?
难道肌力和体能是不同的概念吗?
在这里我要先跟大家澄清一点, 因为不是NSCA 的创办人,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NSCA 要叫"肌力" 与"体能" 协会, 但你说,

肌力到底是不是体能的一种?


是阿!!当然是阿!!虽然训练学还是有各种不同的学派,但各家各派绝对都是一致认同
"肌力 Strength " 几乎是所有体能特质当中"最重要" 的一种元素 (Bompa & Haff, 2009);
不但对于 "肌力- 爆发力型"选手的成绩有绝对影响的关係, 对于耐力型运动的选手,
更是增加动作经济性( Mechanical Efficiency ) 及预防伤害 (Impact Absorption)
很重要的条件, 因为文献实在太多, 无法一一列举, 在这边就暂时略过~
在美国常常会听到" Strength Coach" 这个名词, 因为在整体的体能训练当中,
肌力训练能够同时影响所有体能特质, 所以大部分的体能训练是以肌力训练为主轴,
其他训练为辅助: 举例来说, 篮球有其独特的敏捷性,

所以篮球技术的训练就已经能够增加"
专项敏捷 " (事实上, 没有任何运动比本身的"技术" 更加专项, 不是吗?) ;
所以增加"肌肉量(肌肥大)" 及"最大肌力" 就等于增大车子的引擎,
整体体能表现都会大大进步, 相反的, 由于资讯的发达, 大家太容易在网路上查到
"速度" "敏捷性" "栏架" ...等等的训练, 没有办法判断的情况底下,
一股脑的把所有看似符合训练原则的"变化性Variation "加到体能训练当中,
却忽略"基础肌力训练" 这个部分, 到后来整体的运动表现反而是

下降的 ( Moore & Fry,2007).感觉就像是一台丰田的车子,


却要求要有保时捷的加速度,然后每天不断的狂操,


却没有想过要换颗更大引擎,那会有甚么结果?
但体能到底有哪些特质呢?结果也是一样, 各家各派的说词不一,

那是因为有许多的体能特质是互相重叠的(Stone, Stone & Sands, 2007),
所以切入的角度不同也会得到不同的解释, 以NSCA2012最新出版的

"NSCA's Guild to Program Design"
大致涵括"Resistance Training", "Power Training",
"Anaerobic training", "Endurance Training",
"Agility training", "Speed training"

大致上,是以不同体能特质去做区分, 大家可以参考部落格中"运动体能训练法上课讲义"
的各个单元,基本上就已经和这个NSCA的分法很像(当时 NSCA 还没出这本书 ),
至于有提到"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值" ,我认为这是归类在

"心肺循环系统接受运动刺激的一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一种"体能特质".


所以FitnessPerformance有甚么不同?
Well~

我真的觉得以我现在的认知, 真的很难解释清楚,


一来是因为 Fitness 的中文翻译实在很难翻,


主要可以分成"竞技体适能Sport-Fitness"" Health Fitness健康体适能"
(请参阅国民体适能指导手册), 所以我们可以说, 一个美式足球员需要

Fitness 和马拉松选手需要的Fitness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以Strength-Power为主,
一个是以 Endurance 为主),但影响到整体"运动表现 Sport Performance" 的因素,
不只有"肌力训练"还包含了"恢复"饮食""...等等,
所以NSCA的研究型期刊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JSCR),
除了"各种训练法"之外, 还包含了不同的研究类型,

如 "不同伸展模式对于运动后肌肉长度变化","运动过后冰水疗对于DOMS的影响",


"10周口服肌酸对于高强度运动表现影响"...等等,


希望这样的回答可以稍微釐清一些概念.
Again! 因为我不是 NSCA 创办人, 所以以上纯粹是我个人的见解.
教练们容易忽略的是训练的内容,不只有包含体能训练阿!
还包含所有技术/适应/恢复的过程(心智, 每天的饮食, 营养增补, 睡眠…等等),
还有最重要的”监控(不然怎么客观评估有没有进步呢?),
这种观念上的错误, 很容易导致生理适应上最坏的结果.
不管你介入的运动型态是甚么方式,最后的结果都"特殊蛋白质的再和成"(蓝色方框)"
以及"体内酵素合成/组织的重塑" (红色方框),

最后影响到"技术的进步"以及"整体表现的提升"(Viru & Viru, 2000).


细胞层级的讯息传递(Cellular Signal Pathway)会分成两种途径,
右边的那种途径称为m TORC1主要来自于阻力训练(尤其是高强度阻力训练),
结过是增加蛋白质再和成和组织的重塑(增加肌肉横断面积,也就是肌肥大的适应),
抑制Myostatin (一种抑制肌肉生长的蛋白质).
但是只要“训练量 Training Volume” 增加, 就会往左边的方向移动,
也就是 AMPK, 尤其是"耐力型"的训练, 适应结果是增加粒线体的密度,
以及造成重肌鍊蛋白(Myosin Heavy Chian, MHC) 型态转变.
当增加了“训练量 Training Volume”,不管是技术 (篮球,排球,田径 ...等),
还是体能 (肌力, 爆发力, 敏捷...等),肌纤维型态的改变,
就会从 Type IIX 往 Type IIa 的型态转换(不要再说 Type II b 了,
赶快去翻阅最近几年的运动生理学教科书!) 相反的,
减少训练量(但是高强度) 是可以提高肌肉在单位时间内输出功率的提升,
简单来说, 就是"爆发力表现"的提升,因此最新的研究已经提供明确的方向
"如果你的运动表现是偏向爆发力型, 那么"长跑"虽会增加你的心肺耐力,
但却对你最重要的爆发力表现一点帮助都没有, 甚至是有害!
( Stone, Stone & Sands, 2007, Viru & Viru, 2000 )
运动员需要的是"多关节"的动作(虽然也会有"辅助"的单关节动作,
但绝对不是训练的主要项目), 所以一样的肥大,

线条可能不会像健美先生这么明显,但由于是多关节的训练模式,从神经系统的适应角度,


会更符合"运动专项( Sport Specificity)",


承接上面训练量的观念,如果每次训练(年复一年)都是训练到完全衰竭,


没有适当营养介入,适当的重-轻负荷调整,请问肌肉有办法长出来吗?


所以,教练们必须要明白这点后,


再也不能随意开课表或是认为选手训练到精疲力尽就是好事,
整年度的训练计划更是重要.
"技术训练" 同样有强度的差别, 不同的强度所动用到的能量系统是不同的,
所以你要你的选手在场上奔驰, 难道这不是一种体能的训练" 吗?
所以"技术教练" 和"体能教练" 要做非常好的沟通, 不然已经做过的某些训练,
可能又会再技术当中重复, 训练量就会太大,
而让"疲劳" 无限的累积 (所以这样表现会好吗?尤其是神经系统的部分).
举例来说(我是过去是篮球选手, 用篮球比较能联想, 请大家依此类推):
篮球体能教练在早上做了"增强式训练", 原本设定的训练量是双脚落地"150" 下,
结果下午技术教练要中锋练习抓篮板"50"个, 要是一周三次,
一个礼拜就多了一次增强式训练的分量, 如果肌力又差,
动作姿势又不好(女性先天Q角度的生物力学劣势),看看膝盖多久会出问题?!
做好训练计画, 详细计画总训练量, 做好周期化的调整, 是”科学化”训练的第一步.
"训练人类的相关知识是相当深奥的"
林正常教授在 2004 年NSCA翻译书中的总校阅序提到了这段话(艺轩图书),
(请参考肌力与体能专家必读-NSCA 教科书),以现今科学研究的训练法知识,
早已经远远超越我们能够吸收的范围, 有许多早期观念到至今都能够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当学习新的概念时, 应该想想自己是否该具备这些知识基础?
否则能开出合理的训练课表呢?
在国内学者共同的努力下, 已经有好几本很棒的翻译书籍,
其中更包含 2011年由林正常教授总校阅的"运动训练法",
是翻自 2009年由训练学大师 Dr. Bompa 和 Dr. Haff (虽还不到大师级,但已经有接班人
的感觉)的合着, 除了大幅改版, 更是增加了40页最新的科学研究文献,
这样的苦心, 就是希望台湾的教练选手们, 不要因为英文的障碍,阻碍最新资讯的学习.
文章内容资讯的参考文献如下:
Bompa, T.O. and Haff, G.G. (2009)Period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5thed.HumanKinetics , Champaign, IL
Fleck, S.J. and Kraemer, W.J. (2004) Designing resisitance training program. 3th ed.HumanKinetics , Champaign, IL
Moore, C.A. , and Fry, A.C. (2007). Nonfunctional overreaching during off-season training for skill position players in collegiate America football.Journal of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1(3):793–800.
Stone M.H. , Sands W.A. and Stone M.E. ( 2007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resistance Training , HumanKinetics , Champaign, IL
Viru and M. Viru. (2000). Nature of training effect. In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 edited by J. Bangsbo (Baltimore, MD: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nlins)

我是教练也是科学家─江杰颖

对于数字你了解多少?对于身体的各项生理数值又了解多少呢?其实这些数字就是反映我们身体最真实的状况,我们说的数字不会骗人,如果将运动员的身体表现量化为数字,精准的用仪器测量,搭配体能教练的知识背景去调整课表,让训练效率提昇,听起来是否很吸引人!这次旅美的体能教练江杰颖,特地将他在东田纳西州立大学竞技运动表现博士班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大家─他是教练身兼科学家的双重身分。

运动科学与运动成绩的提高

运动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许多学科,这些学科相互结合来共同提高某一特定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它可能包括运动员的睡眠方式、饮食及何时饮食,也可能包括运动员的穿着、训练方式及训练频率。运动科学涵盖了运动员完成训练的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设计和建造。最后,运动科学还包括了运动员的心理需求,人们可能对运动员身体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跨越自己认为能做到的事情。心理障碍也必须被排除,以便让运动员到达他们认为是自己极限的想象点。

【纽约时报】越跑越危险? - 跑步研究系列

最近,针对那些身体看来异常强健的,老年运动员的心脏健康问题,英国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这些科研人员对懒鬼们不感兴趣,他们挑选的研究对象必须是,曾经参加过英国国家队或者奥运会比赛的长跑运动员,或者赛艇运动员。还有来自英国最专业的“马拉松100俱乐部”的会员。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些会员至少必须完成100次以上的马拉松赛事。
负重训练和心血管运动-长距离跑是否燃烧肌肉?

负重训练和心血管运动-长距离跑是否燃烧肌肉?

练肌肉的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不应该同一天进行。

许多人在杂志上看到,长距离心血管运动会分解肌肉。有些私人教练说,在长距离训练过程中,身体会使用在肌肉中的蛋白质。这二种说法是一致的吗?No。它们在科学上站得住脚吗?Yes和No。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