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4日,在北京到郑州的动车组上,看着身边走过的人,Nelson时不时轻声对我 说:“这个是”,“这两个也是”,……。他说是的人,就是和我们一起参加郑开国际马拉松的跑者。次日清晨,在起跑线上,果然看到他说是的两个人,双方目光 交汇,他们也露出了旧友重逢的笑容。

只可意会的跑格

长时间慢跑的人都有一种跑格。所谓跑格,实在是一种难以言传只可意会的肢体语言。就算他不说自己是个跑者,举手投足之间,你也会从心中掠过惺惺相惜的感 觉。换句说话,在老资格的跑者面前,不跑步的人很难滥竽充数。对不同的人来说,跑格并不相同,难以一言以敝,但总体来说,跑格就是腰杆挺直但不僵硬、动作灵活但不冗余、言谈热络但不亲昵、目光灵活但不游移。

在我看来,跑格的由来,是因为长时间的跑步,打破了原有的身体惯性,也就是常人的身体惯性,然后形成了新的身体惯性,而新旧惯性的交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也就有了自己恍然不知,但在别人眼中涣然新生的组织重塑之变。

跑格只能从日复一日的跑步中形成,但又勉强不来。没有人会为了有跑格而跑步,就像没有人会为了看上去宛若富豪而整容一样;也没有人在不跑步后还能长时间保留跑格,就像退休二十年的模特不会光彩依旧一样。跑格充其量只是跑步生涯的副产品,就好像在有些人眼中,企业文化是企业绩效的副产品一样。但正如要想回答 “为什么Mark Hurd能给老成持重的HP带来新的绩效文化”一样,跑格的成因,基本可以归结为跑者给自己确定的目标。

跑者的愿景

大多数跑者的目标都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我们希望尽量延长跑步生涯,或者说尽量跑得更久些,耄耋高龄的马拉松跑者永远能赢来交口称颂;其次,我们希 望尽量跑得更远些,全程马拉松跑者的自傲,低调而又难以撼动,而超级马拉松跑者,无论在现实社会的高低贵贱如何,永远都是跑者心中的偶像;最后,我们希望 尽量跑得更快些,挑战并改变现状的愿望,才是跑者的DNA。

时间、距离、速度,跑者的三大愿景,无一不是艰巨挑战。而要实现这些愿景,没有任何取巧之道,只能用自己的身体一步一步跑下来。对于跑者来说,身体既是自 己唯一能够运营的组织机构,也是唯一能够交付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还是唯一能够通往终极目标的渠道。而我们看似平庸的身体内部,实在是一个超级复杂而又精细 的组织体:206块骨头、650块肌肉、100多个关节、3亿多根肌肉纤维,1000多亿条大大小小的血管、每20秒循环一周的血液,各自独立而又共存共 生。这么说来,跑者对身体的管理,比起CEO对企业的管理,不会轻松只会更难。

高效而健康地跑

跑者对身体管理水平的高下,可以用三个指标来衡量:效率、健康和成长。所谓跑者的效率,就是在保持同样速度的前提下,最节省体力的跑姿。如果你想做一个严 肃的跑者,最好放弃潇洒漂亮的追求,这就好像董事会选择CEO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容貌一样。在我的心目中,最有效率的跑步,可以称之为裸跑,也就是心无杂 念的为跑而跑,而任何夸张甚至带有表演色彩的跑步,都意味着牺牲效率、浪费体力的管理黑洞。我经常选择健身房中靠近镜子的跑步机,就是为了看看还有哪些可 以提高效率的细节。放松双肩,减少摆臂幅度,控制身体垂直运动幅度,蹬腿离地后放弃漂亮的大腿挥动,而是小腿带动脚掌几乎擦着地面笔直地迈向身前。

健康的身体是跑者目的地,也是出发点。殿堂级慢跑大师美国人George Sheehan在他连续14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Running & Being》(中译本《跑步圣经》)中说过,“狗、司机和医生是跑者的三大天敌”。 对于跑者来说,一个健康的身体,光有各项体检指标正常、不易头疼脑热还远远不够,还要修炼到具有足够的适应力和耐受力,足以承受舟车劳顿,抵抗风吹日晒, 能够自动修复肌体酸痛。你肯定不想从医院心血管科常年患者,变成外科门诊的常客,这就要尽量避免运动伤害,远离跑步膝(aka膝股关节综合症),远离足底 筋膜炎。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跑者的身体组织架构都不尽相同,因此最健康的跑步方法也因人而异。对于年近半百、身高体重、上肢羸弱、却小腿还算 强健的我来说,低头含胸双臂下垂小步快跑的孙英杰就是榜样;埃塞俄比亚人长跑超人Gebrselassie的大步流星也许更让你受用。

跑步也要“拐大弯”

跑得高效、健康已属不易,但还要跑得快,这就更难了。跑者永远不会对现状满意,就像投资人永远不会对每股净收益满意一样。一旦你觉得跑得轻松、舒服,就会 追求跑得更快。但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对于大多数业余跑者来说,对速度成长的追求,切不能以牺牲效率和健康为代价。有企业管理常识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 原本已算高效而又健康的组织体,都有自己的运作规律,各个部门之间也有相对默契顺畅的业务流程,一旦要在局部做出改变,很容易出现捉襟见肘、难以调和的内 部冲突。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的事例,企业在确定新的成长目标后,由于不能顺利完成内部业务重组,以至于转型失败甚至坠落。近年来风头颇劲的HP董事长兼 CEO Mark Hurd谈及CEO的主要责任时,把“调整企业运营适应战略”作为仅次于“确定战略”的第二位工作,也可看出这件事殊为不易。

物理老师告诉我们,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改变惯性需要的能量也越大。与年轻人相比,我们不仅体重(质量)大很多,年纪也大很多,身体的惯性自然也就 更难以改变。这个时候,跑者需要像一个真正的管理大师一样,在目标坚定、小心翼翼和持之以恒之间,发挥出最大限度的想象力和执行力,这也许就是联想教父柳 传志所说的“拐大弯”。在我看来,把速度从每公里6分钟提高到5分30秒,就像联想的国际化道路一样,执着、惊险、艰难、刺激而又充满成就感。

博弈在意志和身体之间

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如果我能连续4个星期按照某个速度顺畅地跑下10公里,一种遐想就会油然而生,大脑里似乎有一个声音在说:是不是可以把跑步机的速度 再调高一些?几乎与此同时,另外的声音也从身体里传出:不能再快了,小心跑残哦!随后十几天甚至几十天,跑得更快和健康得跑两种观念你来我往,就像台湾的 蓝营和绿营,各执一词各不相让。坚持改变的是意志,耽于现状的是身体。

除非临近赛事避免受伤,或者隔日一跑的训练周期受到干扰,“比现在做的更好”的想法总会慢慢占据上风,终于仿佛能听到身体内部发出一声无奈地叹息:“好吧,让我们试试能不能再快些,但千万不能一下子快得太多!”

接下来的日子,我就像魔鬼CEO,自己的肌体就是有时低眉顺目有时桀骜不驯的部属,既要声色俱厉,又要奖励提携。在每次增加速度指标后,先是反复对肌体说 “你一定要完成这些工作”,然后找到最High的劲歌,加大音量从耳朵灌进去,“这些歌是你的最爱。”一开始,身体似乎也很有执行力,基本都能如愿跑下 来。但肌体原有惯性对变化的抗拒,在疲劳恢复环节暴露无遗。原本两小时就能消退的大腿酸痛,现在可能会延续到第二天,甚至下一次站上跑步机,仿佛在身体的 最深处,对意志的决定做最后的反抗。这个时候,我偶尔会在全程平均速度不低于以往的前提下,减少用较高速度跑步的时间,作为对身体不适的暂时妥协;但更多 的做法是继续加速努力,并在跑步后额外地善待身体,帮助他们早日苦尽甘来。

对于大多数跑者来说,为自己确定今后一周、一年甚至三年的跑步目标并不难,让自己跑得愉悦、跑得无病无灾也不算难,真正困难之处,是在坚持目标的基础上, 在效率和健康的基础上,让自己跑的更快,或者至少是在同年龄组里的排位更靠前。这就需要不断督促自己的身体,改变已有的身体惯性,而且永远没有止境。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跑格就会悄然而生。原来故作潇洒的夸张动作、慵慵懒懒的生活习性、避风畏寒的缩手缩脚、拖泥带水的走路姿态、甚至患得患失的待人接物,都会悄悄褪去,就像褪去的蝉衣一样,重装上来的就是你自己的专属跑格。

来源:北京老黄_新浪博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