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指南:运动员,为自己多做一点

波士顿马拉松跑步比赛赛事训练美女

一位努力训练、生活有纪律的运动员或是带运动员的教练,我们如何让别人“认为他(她)是值得被赞助的选手”呢?山姆的朋友资助了几位柬埔寨贫困学生,希望他们定期提供报告,包括学习成果及未来计划。有学生的心态很“奇妙”,认为自己的弱势已构成被帮助的理由,对写报告很反感。

北京日报:举国体制是好体制

核心提示:8月3日,北京日报发表署名为长石的文章称,目前,有不少人声明对奥运“漠不关心”,指责举国体制是花纳税人的钱买国家的名,缺乏人性关怀。文章称,举国体制是符合中国发展阶段的选择,已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国人应有自信,唱衰举国体制实为唱衰中国论的变种。

学会助我攀登

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 大道,只有不畏艰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多少年来,我一直牢记这一教导,作为我的座右铭。尽管我在学术的道路上仅仅开始起步,谈不上什么“光辉的顶点”,但我也深深体会到一个普通人的学术成长是艰辛的,攀登的道路是艰难的。以我为例,我在大学是学西方经济学专业的,解放后响 应号召,走上外事工作岗位;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调到科研单位,经历了两次改行,一切从零开始。在科研所我从体育情报研究室到科研处,又从科研处到理论研究 室。在学术研究上我经历了从体育情报学到比较体育,又从比较体育到奥林匹克研究。一生中跨了3个学科,难度可想而知。但我终于走过来了。我不能说我无所作 为,总算在学科建设和理论探索上有所心得,在国内外也有一定影响。我一方面认为有点成绩要归功于我的工作单位,它为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条件,但另一方面 我认为体育科学学会就像我学术攀登的扶梯,它鼓励和推动了我前进的勇气和步伐。

有个文工团_李承鹏

有个文工团,平时你是看不到它来服务的,它得好几年才上台一次,它每次演出要从纳税人包里收取几百亿演出费。每回表演成功,那些平时你永远见不到的首长都会跑去慰问,再用你的钱去嘉奖这些演员。而后,特别成功的演员会成为官员,把上面的情景再来一遍。

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动力转变 跑步也得花“大钱”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奥运落幕,中国代表团大获全胜又引来了新一轮运动热潮。从遍布岛城的各类专业体育场馆,到 档次不同的大小健身会所;从琳琅满目的专业体育用品商场,到夜幕下学习轮滑的孩童;从一席难订的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到风光迤逦的高尔夫球场、帆船俱乐 部,无处不在闪现着体育产业的金色光彩。

看,美国的体育运动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运动》杂志上发表著名文章《软弱的美国人》,提出“促进人民参加体育活动并提高他们的体质水平,永远是美国的基本政策。”在其影响下,体育运动在美国得到普及,体育教育者根据民众的兴趣成立一些新的专业团体,如大学男子及女子体育社团、健康活动社团等,这些团体对美国体育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此外,电视媒体也对体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美国三大广播公司(CBS、ABC、NBC)每年播出的体育节目就多达上千小时,这促进了各级水平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在职业竞技影响下,业余竞技也普及开来。

浅论举国体制

何谓举国体制?举国体制首先是举国意志,就是统一目标,统一行动;其次是举国智慧,就是集思广益,集中才智;最后是 利用好举国资源,就是服务总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全国一盘棋,国内练兵,一致对外是我国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制的基本设计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这似乎也体现了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

“1枚金牌7个亿”非空穴来风 “唯金牌论”何时休

唯金牌论,是“GDP主义”在体育领域的映照,而仅仅GDP的增大不可能使中国更强大,这已经是共识,无须讨论。符合逻辑的另一个推论是,金牌大国未必是体育大国,更未必是体育强国。因为体育大国和强国更重要的指标,是全民的体质状况。而我们的体质状况,一如新华社记者杨明在《“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中所 述。

《体育颂》启示录

通过我们学习顾拜旦的《体育颂》能得到哪些启迪呢?首先提高了我们对体育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对奥林匹克运动有更深刻的理解。因为奥林匹克运动正是以体育 为载体,教育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运动,这一点从3月24日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圣火点燃盛典可以清楚地看到,那隆重而恢弘的场面,充分显示奥林匹克圣火的古希腊 神圣传统,几乎所有的体育界领导人的发言都赞扬了奥林匹克运动对促进世界和平和社会公正的特殊意义,它的文化价值远远大于体育价值。奥林匹克理想追求的是 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这就是体育在国际社会所起的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后奥运时代”的提法值得商榷

最近在报刊上累累出现“后奥运时代”的提法,似乎很新颖,甚至在个别研究生的论文中也有如此提法,我感到有商榷之必要。我们都清楚,这里“后奥运时代”是指北京奥运会后的时期,但我认为用“后奥运时代”不太妥当,也不够准确。

参加比取胜更重要

 昨天晚上看了央视一套由王志主持的《焦点访谈》,有几位体育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谈了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展望,他们以满腔热情热烈期待奥运会的召开。这个节目是有感染力的,我很赞成。但唯一遗憾的是,大家的发言很少涉及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理想。这几乎是所有媒体的共同特点,无意中就会把观众引向对奥运会胜负的过多的关注。最近在《参考消息》上也看到外国对奥运会运动成绩何名次的预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盼奥运会究竟是盼什么?看奥运会究竟是看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实在有考虑的必要。

北京残奥会给我们的启示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比赛的每一天都是激动人心的时刻,那么北京残奥会的每一天都使我们心灵受到震撼。我们真要感谢他们为我们每一个观众上了人性至高无上的生 动一课。记得英国戏剧文豪莎士比亚借用剧中人之口说过这样赞美人的台词:“人类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 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对欧洲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赞歌,是歌颂人类的传世佳 作。今天当我们看到那么多来自世界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名残疾英雄们,他们在每一个赛场,每一位选手都和健全人一样,义无反顾地施展他们的才能和 潜力,使比赛和奥运会一样精彩。人们说,奥运会是体能与生理极限的挑战,而残奥则是精神与心理素质的搏斗。我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科研所是我学术成长的摇篮

我在大学是学经济的,1950年由于工作需要,调到青年团中央国际联络部从事国际青年工作,1952年调体总建立外事部门,似乎命运注定我要在外事岗位上 度过我的一生。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57年的一场政治风暴,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当我1960年下放劳动回来,把我调到正在创建的体育科研所。虽然我渴 望工作,但我到科研所能干什么呢?当时我感到十分困惑和茫然。

继续坚持奥林匹克教育

奥林匹克圣火正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它使实现百年梦想的13亿中华儿女和海外 华人华侨受到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感受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光辉,振奋了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受到一次最广泛的奥林匹克教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的口号正在深入人心。 我们所追求的这个高尚的梦想就是奥林匹克理想,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社会。这和我们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从运动员大学生到大学生运动员——关于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的思考

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已经胜利闭幕,这对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的确是一次难得的团结和友谊的盛会;同时对于促进各国青年对中国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 的了解和感受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国际文化交流。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重演和再现,但并未激起国内外媒体和大众舆论的特别重视。从网 上的反映来看大家对大学生运动会除了质疑之外,似乎比较冷漠。这是为什么?

顾拜旦和他的不朽诗篇《体育颂》

《体育颂》是近代世界体育史的一篇经典著作,它是顾拜旦体育思想的体现,它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升华。它以美丽的诗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人 类的伟大理想。从古到今,从没有见过有人像顾拜旦那样对体育有如此崇高评价和深刻理解。如果想真正理解奥林匹克运动,就必须首先学习顾拜旦体育思想;如果 想了解顾拜旦体育思想,就必须读懂他的不朽诗篇《体育颂》。作为这首诗的译校者,我愿意郑重推荐这首诗并加以解读。

征服了命运——读顾拜旦《奥林匹克回忆录》

前    言

     大概在1995年夏天 ,国际奥委会交流中心给我寄来一批研究顾拜旦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一本顾拜旦的《奥林匹克回忆录》英文本。我在《顾拜旦体育思想研究》和《顾拜旦与奥林匹 克运动》的系列论文中多次引用了其中的章节,也曾和几位年轻朋友商量翻译出版这本《回忆录》的愿望。庆幸的是在北京奥运会的推动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终 于出版了国际关系学院刘汉全教授的译著。译文非常流畅,文字优美准确,可读性很强,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这是我们体育科学界的幸运,更是奥林匹克研究工作者 的福音。

我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看法

在昆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均有高水平运动队,但是,很多的情况是运动员不去上课!理论课说不学习的过程!因此,这样的高水平运动员今后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在理论上依然不会有帮助!他们依然是只是运动的高手不是传播运动科学的学者!目前,上课的老师武功不高也是问题!他们不带优秀运动员,他们的科研对象仅仅是业余运动学生,人的潜能不能够挖掘到极致!竞技界依然不会看这样的科学文论的指导性的意义! 

试论P.E.与SPORT

体育(P.E)和竞技(sport),和容易混淆。(比如究竟应该是中国体育代表团还是中国竞技代表团?体育老师可以说 是搞体育的,竞技高水平运动员也可以说是搞体育的)。我们收看的节目是体育节目还是竞技节目?本文试从词源及本质两个方面来考查体育和竞技的概念,并试图 从中寻求二者之间的异同点,以便更好地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

中国只是体育大国,还不是体育强国

51枚金牌,100枚奖牌,生硬的数字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时候,难道中国就可以称得上是体育强国了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