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六个马拉松,也是第一个国外的马拉松比赛,蓄谋已久了半年时间,当赴美学习终于成行的时候不仅暗自窃喜,终于可以得逞一回了。在国内的时候就已经和阿迪混子打听好了纽约马拉松的很多细节,还在他的撺掇下败入了黑色Polar RS200sd,这个东西经过在北医操场上的反复调试,可以准确反应我的跑步速度,是重要装备。

9月初到达纽约之后学习一下子非常紧张,只能在早晚的空档坚持跑步。纽约的跑步运动深入群众,我住在Brooklyn(布鲁克林区),附近的Prospect Park(展望公园)有近150年的历史,风景优美,每次都能看到很多人在骑车或者跑步,Manhattan(曼哈顿区)的Central Park(中央公园)更是世界闻名,四季景色迷人,是纽约路跑协会(NYRR)组织比赛的大本营,环境超级棒,跑步、骑车锻炼的人群更是公园一景。

受此大环境的感染,又加上学生生活比较有规律,跑步也变得系统起来,9月整个跑了286公里,10月跑了300公里,为纽约马拉松储备了一定的体能。但是每次基本都跑不到14.1k/h的速度,只能算是低水平的练习,而且饮食肯定不如在北京时候系统,对自己能不能冲击3小时还不是很有把握。为此只能在细节上更加注意,到时候努力一下,即使不成功也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10月30日是纽约马拉松EXPO(博览会)的第一天,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先下手为强。早就听阿迪混子说国外的这种展会相当吸引人,果然名不虚传,申领号码的服务很是顺畅,工作人员很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志愿者,很热情的跟我打招呼,看到我是北京来的就热情的告诉我她到过北京,感觉特别好,让人倍感亲切。





比赛号码是7220蓝色第一组出发,C栏,这样说明组委会把我当成了冲击好成绩(报名时填写的目标成绩)的“Professional Runner”,好处是可以早点出发,不会太拥挤。EXPO还是跑步者购物的节日,很多运动品牌都聚集在此,选择余地很大,不过就是价格昂贵,除了不上消费税以外。搞笑的是在EXPO第三天,我再去居然发现美国人也搞甩卖,很多东西比第一天便宜了20%,早下手的人该咧嘴了,嘿嘿,我借机赶紧弄点第一天没舍得买的东西。

我的习惯是跑前的一段时间基本不减跑量,但是要降强度,按照在北京的做法,比赛前一周要锻炼腹肌,加强身体稳定性,一般周日比赛,之前的五天工作日要跑42公里,也就是一个马拉松的距离左右,跑前一天坚决休息。这次还是这样,不过把跑5次改为跑3次,每次14公里,周一上强度,跑了Prospect Park的最好成绩,周三很低的强度,周五根本没强度,而且周五是西方的万圣节,慢慢跑,晚上看游行放松。

2008 ING New York City Marathon的比赛时间是11月2日星期日,周六晚上准备好一切比赛物品,早早睡觉。多亏了同屋的毛老师那么照顾我,周六给做了一桌的美食,水足饭饱。


躺下后居然睡不着,可能太兴奋了吧。早上3点钟爬起来准备洗漱的时候,毛老师又起来帮忙弄早饭,太感谢了!一口气四个馒头下肚,带上存衣包出发。刚刚早上4点,气温在4度左右,风特别大,达到15英里/小时,估计有5、6级的样子,我只穿了一件衬衫和一件adidas的保暖紧身上衣,冻死我了。坐地铁赶到曼哈顿第5大道和42街的纽约公共图书馆,跑步的人已经不少了,送运动员的Bus一大排,组织者、志愿者的帮助很有秩序,不停地祝我们好运,5:30赶赴起点Staten Island(斯塔腾岛)。

到达我所在的蓝色区域发现人已经很多了,大家横七竖八的就地躺着,帐篷里面全是黑压压的人,有点恐怖。我赶紧找个背风的地方坐下,草地上垫上报纸,裹上同事给的一次性雨衣,感觉风不那么吹了。组委会提供早餐,不过真不敢多喝水,凑合吃了个Bagel,抓紧一切机会上了N次厕所,嘿嘿,在北京和郑州比赛的经验啊。感觉没有后顾之忧了,8点了,赶紧脱衣服存包。这时距离开始还有1小时40分钟,身上除了跑步装备只剩下两件一次性雨衣了,风还是那么大。很庆幸早晨出来拿了手套,不停的活动,另外还要挤在人群里取暖。随着比赛的临近,人群开始骚动,大家一起向前挤,终于我们这些蓝色区域的人走到了所有出发人群的最前面,我前方80米就是起点拱门了,大家兴奋的把自己的衣服抛向两侧的Bus,会有志愿者把衣服收集起来捐给无家可归的慈善机构。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致辞,一个男中音领唱美国国歌,比赛开始!

纽约马拉松贯穿城市的五个Borough(市区),分别是Staten Island、Brooklyn、Queens(皇后区)、Manhattan、The Bronx(布朗克斯区),再回到Manhattan直到Central Park结束,且要跨越连接五个区的五座大桥,这绝对不是一条创造好成绩的赛道,有太多的坡路。一开始就是一个大考验,这就是横跨Staten Island和Brooklyn的Verrazano-Narrows Bridge,上来就是一个大坡,长度足有1英里,整个桥长约1.5英里(2公里多),不过好在比赛刚刚开始,人很兴奋,还不觉得困难,就是人太多,跑不快。纽约的这个做法非常值得提倡,就是根据报名情况,按照参加者预计的完成时间可以估算出跑步者的水平,从而把水平相近的人分配到一起,总共分为三个 Wave(拨)出发,三个Wave间隔20分钟,这样避免了人太多出发时间过长,也可利于参赛者创造好成绩。比赛开始我就体会到了这样的好处,我在开赛1 分钟左右达到了起点计时Mat(垫子),马上速度就可以保持在12k/h了,一方面由于上坡,另外也由于强烈的东北风,人还是有点多,所以速度不是很快。为了实现3小时的目标,我的平均时速要保持在14.1k/h以上,也就是4:15/k,这是我从未跑过的长距离速度,这个速度好像只在今年10月13日 Staten Island半程马拉松上跑过,当时觉得很辛苦,对于保持到全程真没有信心。不过我要是不这么跑,3小时的梦想根本没戏,所以一定要坚持这个速度,不能给自己后悔的机会。我不停的在人群中穿插,尽量躲开前面慢的人同时还得避免多跑路,第1公里用时4:49,损失了34秒。过了1英里的标记牌,强烈的海风已经不那么冷了,上坡也到达了顶点,冲下去就可以把刚才损失的时间补回来。我一般的跑步策略和阿迪混子以及大多数人不同,上坡和顶风的时候要加速发力,这时是超人的时候,还可避免太冷,而下坡则要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尽快跑下去节约时间,而平地则要按照一般的规律跑。果然这个大下坡大家都加快了速度,不过好像没几个人像我这么冲,一般都说下坡不能太快,会对膝盖有影响,我好像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过了大桥就进入了Brooklyn,第2公里4:16,基本达到平均速度了,向左拐弯后进入了基本笔直向北的Brooklyn 4th Avenue,从第1到第13英里都是在Brooklyn进行的,是五个Borough中赛道最长的。比赛安排了从第3英里开始每英里都有饮水点,Gatorade饮料在前,矿泉水在后,志愿者很热情的递给你,我基本上是一个点和饮料,下一个点喝水,除非人太多。4th Avenue的距离很长,比较平,第3公里用时3:55,是所有单个公里赛段最快的一个,赛道两边都是加油喝彩的人群,举着各种各样的牌子和国旗。这个区域是意大利人聚居区,很多人拿着意大利国旗,还有西班牙和法国,当然美国国旗也不少,就是没有中国国旗。我胸前别着一个在阿迪混子看来“真难看”的小国旗 说小是因为它本来是放在办公桌上用的那种,我嫌太厚拆成了单层,而且经一夜水泡不掉色,和号码布差不多大,放在胸前确实有点傻大傻大的,不过很醒目。偶尔有人冲我喊“CHINA”,好,我的目的达到了,只要有人冲我喊,我都会报以竖起的大拇指表示感谢。这是人基本跑得比较开,大家速度都差不多,我不时地看表,好像速度一直都在14.6k/h以上,有时居然是15多,我这时不停的和自己说,这不是你第一次马拉松了,冲动是魔鬼,想想今年长城马拉松的教训吧,只要保持14.1以上就行了,3小时完成是最高目标,别太快。经过第一个5公里的计时点,官方计时为20:35,平均4:07/k,还行。这时有个日本小伙子从我身边跑过,看样子很年轻,身材很瘦小,本来和我并驾齐驱的,我因为在3英里喝水让了一下他就跑到我前面30米左右的地方了,而且一直保持在我的前面几乎同样的距离。到了6英里的地方是我计划补充能量的时候了,我带了2个巧克力口味的PowerGEL,这小东西1美元一个,齁甜,从兜里掏出一个用牙撕开,挤到嘴里,扔掉后就等着下一个饮水点喝水再把甜味冲下去。跑过8英里标志牌的时候正好经过坐地铁远远望见的Brooklyn的最高建筑,很明显的一座银行大楼,远看挺漂亮,近看很古老,不过根本没功夫细看,掉头向右拐弯了。两边的人群真的很热情,很多乐队在赛道两边演奏震耳欲聋的各种音乐,摇滚、嘻哈、黑人音乐等等,比起郑州马拉松两边毫无特色的农田,纽约让人感觉赛道并不太漫长。现在与开赛前相比,我到非常喜欢用英里计算的里程来了,可以看见更少的标志牌,每英里之间的距离感觉并不比公里长,心里换算成公里后居然发现自己已经跑了这么远了,这个感觉很不错。从银行大楼拐弯后到达了 Lafayette Avenue,道路变窄了,观赛的人群显得更多了,大家都很有秩序,站在人行道上给你热烈助威,有很多可爱的小朋友伸出小手等着和跑步的人击掌,有个2岁大的黑人小孩也伸手等着,我跑过去轻轻碰了一下他的小手,这个动作居然被前面的人及时抓拍了下来,估计我和小朋友的笑容都很灿烂。10公里标志牌官方用时 41:01,平均4:06/k,过了第9英里就到了Bedford Avenue,这里好像很多非洲裔和拉美裔美国人,沿途乐队的音乐风格更具有民族特色。到15和20公里标志牌官方用时分别是1:01:15和 1:21:44,平均都是4:05/k。该补充第二次能量了,同样吃了第二个PowerGEL。13英里标志牌就在眼前了,半程的标志就在前面的 Pulaski Bridge铁桥上,这里就要离开Brooklyn进入Queens了,半程用时1:26:09,平均还是4:05/k,看来前半程有点快,不仅担心后半程的体能来,会不会重蹈郑州的覆辙?


Queens的赛道只有大约2英里,道路很窄很崎岖,而且好像跑这里的最大目的就是转上连接Queens和Manhattan的Queensboro Bridge。赛前网上就有很多人在讨论哪里是最难跑得路段,大多数的选择都是这里,这座大铁桥不到1英里长,可是有着漫长的上坡,是一个公路铁路两用桥,地铁在上,我们跑在下面的柏油路上,16英里的标志牌就在桥的另一端,这时候又看见5公里时碰见的那个日本人,他在上坡的时候减速很明显的,我在这时候还可以保持13k的速度,可以大把大把的超人,25公里的计时点在桥上,到这里用时1:42:32,平均4:06/k,尽量坚持吧,真是越来越担心后面的体能问题了。

向左转下桥正式进入Manhattan,这里的聚集了大量人群,Cheering Zone连成一片。我和同事们约好在这里等我,亲人们的助威对跑马拉松的人的支持在这时候是巨大的,我跑到了外圈,用拳头敲着胸前的国旗,振臂向观众们致意,希望他们能看到我,可是我却听不到任何熟悉的反馈。连续下坡左转,跑到了宽敞的Manhattan的1 Avenue上,笔直向北跑去,我的眼睛不停寻找着马路两边的人群,希望发现他们的影子。“可迅,加油!”熟悉的中文出现了,哈哈,果然是毛老师在马路东边大喊,我连忙向他高高举起右拳,继续振奋精神向下跑去。从这里开始有3英里多是很直的赛道,有很多缓慢的上下坡,现在背对太阳,眼镜上有很多饮料干燥之后留下的痕迹,根本看不清,索性拿起放在头顶。我的体能还没有明显下降,继续保持刚才的速度,同时不断看表,不让自己跑得太快,14.5左右的速度足够了。达到18英里标志牌的时候组委会专门安排的PowerGEL的分发点,我赶紧抓了一个,快30公里了,得补充了。还是按照刚才的办法吃,好家伙,没齁死我,太甜了,齁的我直咳嗽,迅速在下一个饮水点拿点水给冲下去。30公里官方时间2:02:35,平均4:05/k,马拉松的真正的考验开始了!跑马拉松的都知道这个距离之后就快到“鬼门关”了,专业、业余选手概莫能外,或多或少都会遇见一点,希望我不要在这儿掉链子。之前30公里的超计划跑不知是给以后留出更多的时间,还是带来体力的提前透支,反正匀速跑就行,只是匀速的有点大发了。一般人都会前快后慢,我这次呢?快到20英里的时候来到Willis Avenue Bridge,是五座中的第四座,在Harlem River上连接Manhattan和The Bronx,它是一个公路桥,桥面不是柏油而是厚厚的铁网,下面直接看见河水,我赶紧跑到了铺着地垫的赛道区域里,这个大上坡真考验人哪,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辛苦,32公里了嘛,一般的“鬼门关”就是在这里开始的。

下桥向左转进入The Bronx,这是我到纽约近2个月第一次踏上这里的土地。这里的赛道最短,1英里,由于太短,几乎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只有一个写着“纽育鼓乐爱好者”。不知是写错了字,还是怎么回事,看着好像日本的大鼓和服装,只有这么一点点印象了。紧接着跑到了最后一座大桥,连接The Bronx和Manhattan的Madison Avenue Bridge,再次进入Manhattan。

我在这时候虽然感觉有点累,可还能保持刚才的速度,而且还不算太累。这个感觉很不错!过了21英里标志牌就到到35公里的计时点了,官方时间 2:23:54,平均4:06/k。还剩7公里多,距离3小时还有37分多的时间,如果按照最平常的练习速度5:00/k的话是可以跑完的,现在的速度超过14k/h,也就是说可以下降到12k/h也能完成比赛,难道计划真能够实现吗?这时候Polar表突然没有信号了,不管它,照着这个速度跑差不多了。一会它又好了,造成大约不到1公里的数据丢失。22到23英里还比较平,23到24英里是一个缓慢的大坡,还剩下最后5公里了,如果保持现在的速度肯定可以实现计划,所以一定要坚持,再坚持,不能功亏一篑!!可是现在上坡能保持12.7k/h的速度,下坡只能将将过14k/h,还在计划内。就这样一直不停的盘算着是不是能完成计划,两条腿过23英里以后已经明显感觉到累了,两边观众还是那么热烈,还有一个中国女孩举着大大的中国国向我大喊“中国加油!”,振奋人心啊!Keep Running,Keep Pace!经过23公里的标志牌后可看见不远处现代化白色建筑古根海姆博物馆,往前不久右转进入Central Park,终于跑到中央公园了,这里我跑过几次,可这次是沿着相反的方向,感觉很新鲜,而且对于周边的参照感觉完全没有了。Central Park的赛道是以坡路闻名的,坡路对我大腿肌肉的考验更剧烈,上坡坚持小步快跑,下坡大步流星,还剩2英里,我就以不变应万变吧。眼见就是40公里的计时点,官方时间2:45:56,平均4:08/k,看来这5公里速度下降了不少,确实快到强弩之末了,好在只有2公里多了,还剩14分钟,一般意义上是足够了,我要做的就是坚持跑完,善始善终,实现3小时之内的任何时间我都可以接受,这是最高目标。“1 Mile To Go”,这个牌子提醒我,真的就快到了,我已经看见Central Park South上的人山人海了,右转向西,跑向Columbus Circle。“刘可迅,加油!”我们几个同事真的出现在这里,额头上贴着国旗,冲我加油、拍照,心里美呀,亲人们的支持!经过Columbus Circle右拐进入Central Park,目标基本实现,心里盘算着怎么做点庆祝动作,26英里过去了,还剩下300多米,“300 Yards”,“200 Yards”……“Go China!”人们发现了我是中国来的,我溜边跑寻找昨天看到的国旗,居然给卷起来了,我过去跳起来打开,抓过来亲吻了一下,有点为国争光的感觉,嘿嘿。 Kao,跳起落地后小腿有点要抽筋的感觉,不好,别太大意,还是不到50米了别倒下,胜利就在眼前了,不能让自己的愚蠢举动毁了大局。保持原速跑过终点,双脚踏上计时地垫振臂做欢呼状的时候,我知道我终于成功了!头顶的TIMEX显示2:56:41,刨去出发前所耽误的时间,我应该在2:56:00以内了,大大超额完成了任务!想起纽约马拉松广告的一个镜头,我也俯在地上作出亲吻跑道的动作,再站起来,不好,我不能走路了,两个大腿根抽筋了,呵呵,抽筋来的真是时候,完成了以后再出现我已经不担心任何事情了,不过要不是这两个大动作,我还不至于如此狼狈。我被两名工作人员驾着走了一会儿感觉好多了,多亏他们提醒我还没拿我的奖牌,连声道谢后去享受赛后的荣誉。

每名完成者都可以挂上一块精致的纪念奖牌,披上一块银光闪闪的塑料披风,可以很风光很大方的接受志愿者给你的掌声和赞美。“Good Job”、“Well-Done”、“Congratulations”、“Great Job”这里不得不提纽约马拉松高素质的志愿者,无论是翻译、医疗、取包裹还是其他工作人员,甚至警察,全部都是笑脸相迎,给你送上真诚的微笑和赞美,不但如此,就连走出Central Park之后大街上的路人,甚至地铁里的乘客都会对你报以热情的祝贺“Congratulations”,当然,每个完成者都批着披风,挂着奖牌,大大方方的招摇过市,享受疲劳辛苦之后带来的无尽快乐。 这次比赛能够如愿以偿,首先得益于计划严密、执行彻底、贯彻坚决、准备充分,另外,和同事们的巨大支持真的分不开,不是客气话,要不是有毛老师那么支持帮助,其他人的热情喝彩,真的很难实现夙愿。纽约马拉松的组织工作也相当出色,网站信息更新详尽及时,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发布Daily Tips,告诉参加者所有应注意的事项。比赛当天各种准备充足,志愿者热情,信息技术保障严密,除了起点终点的计时点之外,每5公里都有一个计时点,半程还有16英里之后,每一英里都有一个计时点,总共22个计时点,且每过一个点都有会给运动员指定的5个邮箱发送电子邮件,方便亲朋助威观战和迎接凯旋。可想而知,此项工作的信息系统保障任务是多么的艰难,将近4万人参赛,工作量巨大。而且当我回家后,马上上网就可以查到自己的成绩和分段计时,非常方便快捷。第二天星期一的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还专门辟专栏刊登在5小时内完成的29979名运动员的名字和时间,成为我的一份珍贵纪念品。纽约马拉松的比赛人数巨大,参数认识39000多人,总共完成者为37899人,其中让我感觉很特别的是网站上公布的最后一名,是Yuriko Okada,59岁的日本女士,花了10:22:47完成了比赛,而且所以计时点都有成绩,估计完赛时已经快晚上9点了,这种坚持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 我的最终成绩是2:55:53,名次在网站上所公布的“Unofficial Result”变化很多,整体有640、648、652、675好几个名次,其实名次根本不重要,成绩我很满意就足够了。

来源:跑吧-road_runne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