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越野跑使用GPS 的正确认知

    自19世纪开始,人类对于户外活动的认知也开始改变。在这之前,户外活动、户外生活是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工业革命之后创造了更大的城镇,渐渐地,我们的生活当离自然越来越远。即便如此,每当工作烦躁、心烦意乱、夜深人静时,我们总会想看看那开阔一望无际的绿地、海洋与连绵不绝的山脉。“步入户外”变成是一种转变心情的休閒运动,登山露营也从生活所需转变为兴趣嗜好。但是,如同前面所说,人类脱离户外,倚赖城市的便利,因此有许多东西我们必须从头学起,而这些我们就称为“户外安全知能”。

    户外安全的知能范畴:硬知能(Hard Skills)+软知能(Soft Skil)

    户外安全的知能范畴包含两大类:其一为“硬知能”(Hard Skills),如装备器材的选购使用与保养、野外炊事、营地选择、绳结、方向维持、粮食规划、野外急救,甚至是雪季登山要具备的技术攀登能力等;其二为“软知能”(Soft Skill),如户外伦理、领导能力与风险管理、户外人文素养等。

    享受自然是户外安全对策本部的宗旨

    当软硬知能不足时,就容易发生意外事件。从新闻上所报导的户外活动意外事件中,又以“迷路”为最大宗。归咎原因,大部分是因在出发前的功课没有做足而成。这所代表的是,许多的意外都是能够被避免的。

    防救灾四阶段:减灾、整备、应变与复原

    从灾害防救的角度来看,防救灾包含减灾、整备、应变与复原四个阶段。对应到户外活动,“减灾”是透过学习辨认风险来调整自己需要承担的风险;“整备”进一步在装备、软硬知能上都做到最符合这次户外活动的最低需求;“应变”是真的出了意外(如:受伤)时,也能够冷静面对的能力;最后,“复原”则是确实检讨自己是否有认知上的错误,收拾在户外的心,回归到日常生活。也因此,我们期盼所有从事户外活动的朋友,都能真心地检视自己的户外软、硬知能是否足以应付将要前往的户外环境与从事的户外活动类型。例如:要去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我们是否已经具备的地图判读、方向维持、炊事等能力;或是在下雨的日子里我有没有办法让自己还能够保持乾燥,不致于让自己失温等等。

    确实辨认风险,才能让户外活动更加轻松自在。

    举例而言,根据1997年Tod Schimelpfening所提出的动态意外理论,户外活动的意外包含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大类,其中以人为因素占大宗。消防署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01年的山区意外事件共计192件,迷途意外占51%;102年共计185件,迷途意外占44.8%。造成迷途的常见原因除了对当地环境不熟悉之外,就是地图、指北针等方向与导航知识或装备不足,然而这些都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欣赏如此美景无需搭机出国,台湾山林的美你我都能欣赏。

    正视户外的安全知能,应做好万全的准备,提升自己应变的能力才能够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或是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做最恰当的应变作为。下一回,我们将从户外活动的“装备”开始谈起啰!敬请期待。

    初入山林,你不可不知的事(二)

    上一回,我们谈到了进入山林应该要具备软硬知能,用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这一回,我们要再强调其中一项的软知能 – 户外伦理(Outdoor Ethic)。户外伦理与日常生活伦理一般,都是我们处世的一把尺。而这把尺,你我都不陌生。过去的口号是“除了足迹什么都不留下、除了回忆什么都不带走”,到了2006年林务局引入了来自美国的Leave No Trace(无痕运动)观念,更进一步的推广户外伦理教育。

    无痕山林运动 (Leave No Trace, LNT)

    什么是Leave No Trace(简称 LNT)呢?LNT是一种透过实证的方式,了解在户外活动时会对户外环境造成的影响。它包含了三个层面,人对人、人对事物、人对自然。并总结归纳成七项行动原则(7 Principles) 分别为:

    事前的充分规划与准备(Plan ahead and prepared)
    在可承受地点行走宿营(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
    适当维护环境处理垃圾(Dispose waste properly)
    勿取走任何资源与物件(Leave what you find)
    减低用火对环境的冲击(Minimize campfire impacts)
    保育自然环境与野生物(Respect wildlife)
    尊重其他的山林使用者(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
    这七项原则,看似老生常谈而且理所当然。但也因为过于简单,所以许多人将其背后的意义给忽略。

    滴水能穿石,就算是韧性坚强的箭竹也会被人们走出一条路。

    LNT七项原则围绕在“尊重”概念

    前面说过,这七项原则包含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都一而再地表示我们的“尊重”。例如,妥善的准备是对要从事的这件事情给予适当的尊重、考虑到其他旅客是对他人的尊重、妥善处理废弃物是对环境的尊重、不去破坏惊扰野生动植物是对生命的尊重。

    然而,道德既然是把尺,那么这把尺的长度规范的宽窄就在您我的心中。我们可以完全的不在乎,当他人在休息的时候还是依然故我的唱歌跳舞、我们也可以尊重他人享受山林的权利做一个无声的旅人。我们可以乱丢果皮、种子任期发芽破坏原有的生态链,也可以小心翼翼地将每一个种子都带下山。

    LNT未来要如何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2007年,本部长在接受Master Educator(无痕山林高阶讲师)训练时,其中一位同学毕业于森林系,他做了一个动作让我感受到对环境的尊重就在方寸间。在我们离开山区返抵人工建物时,他将鞋子脱下并将所有的泥土都冲洗乾净,当时我只道是为了要将鞋子洗乾净,不然。他说:“我们踩踏的泥土里可能都会藏着种子,而如果没有冲掉,这些种子又会随着我们的脚步到其他地区,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

    LNT从1990年被美国林务署(US Forest Service)定名推广以来,一直不断地在求实证。在不同海拔、环境之下,什么样的做法更能够做到最好的尊重。而在户外活动时所降低的物质,更容易让我们在简单生活的环境里去接触到更基本的事物,LNT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来进行品德教育。2006年,本部长接受美国户外领导学校训练时,指导员问我们说“LNT未来要如何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此刻起,真正的将LNT脱离户外而更进一步内化到心里。道德价值并非绝对,而是一条连续光谱,你要将自己摆在光谱的哪一段呢?

    不洁的环境,可能会造成野生动物的袭扰。风的影响也可能将垃圾吹向不明处。

    如果想瞭解更多LNT的技术、观念,请上户外安全对策本部Facebook粉丝页。

    本文作者/户外安全对策本部

    户外安全对策本部,结合了紧急救护与户外活动的专业,以户外安全教育、户外伦理教育、户外活动风险辨识、紧急应变教育,作为四大发展领域。提倡的户外哲学是“自由自在地徜徉于山林之间”,而座右铭是“享受”。希望国人能够了解什么是安全、辨认风险后,再能步入户外、翱翔山林。

    洪维忼(Robert)户外安全对策本部的本部长

    1983 年生,台湾出生的金门人,并以金门为傲。自小参加童军运动,偏爱在山林中自由的感觉,活动范围包含登山、露营、攀岩、攀树、传统射箭、潜水等,更因为喜爱户外活动,于研究所时期进入国立臺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系户外活动组,进行臺湾地区登山活动指导员的专业能力研究;博士班期间于英国Coventry大学进行Wilderness Education for EMTs的研究;也曾远赴美国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进修户外与登山的教学及安全知能。

    除了是童子军木章持有人外,也是美国Leave No Trace Outdoor Ethic Centre 的Master Educator、台湾唯二的PHTLS指导员、中级救护技术员(EMT-2)、美国NOLS Outdoor Educator结训、航空医学会中级空中救护员、CPR与基本救命术指导员。多次协助教育课程训练、户外活动医护站(例如:渣打国际马拉松、国中小攀树活动)、专业救护技术员培训课程等。

    在户外活动十余年后,深刻体认到紧急应变的重要性,因此从2007年开始参与臺北市义消总队紧急救护大队担任救护义消的工作,而更于服役期间于新北市消防局海山特种搜救暨专责救护队,参与各项抢救工作。2013年自英国返台后,遂成立“户外安全对策本部”提供各项教育的推广。

    更多马拉松文章见://www.nduoke.com/marathon
    马拉松入门//www.nduoke.com/marathon-beginner
    马拉松计划//www.nduoke.com/marathon-plan
    马拉松训练//www.nduoke.com/marathon-trainin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