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月都是健儿们最后冲刺的时刻,预备月底的渣打马拉松。从数字看,参赛者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提早额满,外界或以渣打马拉松很成功,但若与欧美一流赛事比较,渣打马拉松的水平是远远不及,我们虽然有一流的城市风景和文化,但我们只有一个二流的马拉松。


    渣打这个赛事,其实不应该称为马拉松,因为真正跑42.195公里的跑手,其实只有8000人,渣打马拉松号称有6万人参加,其实是骑劫了马拉松的定义,一点也不科学与正确。比赛应正名为渣打10公里,因为大多数参加者(3.7万人),其实只是参与10公里赛事。

    赛道两旁没有人给你打气

    笔者认识的资深跑手中,对渣打马拉松的评价普遍不高,特别是一些经常到海外比赛的跑手,因为渣打马拉松实在太沉闷、也看不到主办单位有热诚去办。在欧美日本跑马拉松,赛道两旁都有市民给你打气,你永不会孤单;但在香港,赛道被划到遍远的高速公路和隧道,什么风光也没有,更没有人给你打气;即使你快要到终点,只要橙色胶鱼网一出,你便行人止步,大会才不管你已跑了40公里。

    香港赛事另一缺点是难度太高,特别是闻风丧胆的西隧长命斜,结果无法吸引全世界最顶尖的跑手参加,最顶尖的跑手宁可选择平坦的赛道,以增加破世界纪录的机会。

    单是奖牌颁发制度,已看到主办的业余田总有多业余。在外国,你要捱到终点才可以拿奖牌,由义工亲自把奖牌挂到你颈项,是要你用汗水和泪水换取;但一直以来,香港的奖牌是在比赛前连同号码布派发,理由是要方便主办单位的工作流程。这些奖牌一点价值也没有,只沦为拍卖网上的商品。

    在欧美,政府把马拉松视为吸引海外跑手的大型活动,像巴塞隆拿,旅游局会一同协办马拉松,以设计一条吸引旅客的路线;早于29年前筹办第一届伦敦马拉松,赛道设计其中一个原则,是要把市内的景点尽量囊括入赛道。以世界五大赛事之一的芝加哥马拉松计,每年在赛道两旁围观的市民接近100万,马拉松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7亿港元。

    香港的卖点并不是三号干线、隔音屏障高速公路、青马大桥,而是尖东海旁、熙来攘往的旺角和中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风土人情。

    比赛完全浪费了香港特色

    可惜我们的比赛完全浪费了香港的特色,因为政府看不到马拉松的价值,政府不愿意把市中心开放给长跑比赛,因为政府担心封路“扰民”,结果10公里的跑手天未光便要出发,完成赛事后喝早茶也不可以,因为茶楼仍未开门!

    日本的东京马拉松,今年只是第4届,但已成为国际马拉松的巨人,是欧美的马拉松旅行社其中一个必然之选。我们的比赛远较东京历史悠久,但到现在仍是一项以本地人为主、10公里为主的地区赛事,一点也不国际化。
    若把香港最好的市中心街道都拿出来,并以“The Most Beautiful Harbour Race in the World”向外宣传,香港绝对有潜质成为国际跑手必到的一站,办一个成功马拉松,远胜建一个蚀钱的迪士尼。笔者有生之年未必看到普选,但最少也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香港马拉松可以跟伦敦一样成功。

    文章来源:明报 作者是马拉松爱好者,曾完成10个外国马拉松,着有《四十二公里的风光》一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