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政治介入运动、变成以利至上的事业,我选择离开

    施德洋,第一位花莲自行车选手,1972年奥运国手选拔创200公里全国纪录之后代表国家征战国际赛,1976年蒙特娄奥运会后以最巅峰急流勇退。1984年洛杉矶奥运担任敎练,带领选手李福祥于争先赛分别击败日本、智利、英国和义大利选手,此为台湾参加奥运自行车项目史上空前佳绩。1990年考上UCI国际A级裁判,于1992年巴塞隆纳奥运担任裁判,至今多次担任国际自行车赛的总裁判长,他也是第一位以优秀车手的身分至日本留学。

    他是台湾自行车运动的先行者,或许日后也难有来者能超越。

    63岁的施德洋,从年轻时当车手,转战国家队教练、国际裁判,直至1993年离开台湾,至北京开创自行车事业,他见证了台湾的自行车竞技从低潮到兴盛,再逐渐的腐败与低落,笑看“成住坏空”。披在他身上的战袍,从青天白日满天红的荣耀国旗,直至梅花图腾所谓的奥会模式。台湾自行车竞技发展史的风光与消退,他活活的走了一遭,卓越出色的他却潇洒自若的不再插手现今中华民国自由车协会的任何事。

    出生运动与音乐世家

    成长于花莲的小康家庭,家中经营木材工厂,父母亲都喜爱运动,因此有计画的培育6个孩子以运动及音乐来陶冶身心,大哥施照洋是台湾射箭界的传奇,家中排行第4的施德洋则是台湾自行车界的开路先锋。

    施德洋在高中时期是拳击手,锻鍊出扎实的体能基础。潜心于运动训练的他,未能顺利通过大学联考,在20岁报效国家,服役于屏东。正巧当时朋友骑自行车环岛至屏东,将自行车寄放于他的住所,服役于机场的他,将自行车带至军中当作代步工具,利用閒暇时在若大的机场骑车练体能。

    大学落榜,反而成为施德洋的人生转捩点,他在军中每天勤奋的自主训练,加上过去练拳击时打下的扎实体能,21岁的他随即在台湾车界骑出一片天。回到花莲,他已在当地成为小有名气的自行车选手,吸引多位年轻学子从事自行车运动,带动花莲的第一波骑车风气,于东部培育出多位优秀车手。

    赴日留学,打造竞赛黄金巅峰期

    那些当兵的日子,反而让施德洋深刻的思考人生的下一步,他下定决心要到日本念书,把握时间研读日文,加上他的竞赛成绩蒸蒸日上。1974年,25岁的他获得日本中京大学的奖学金,成为台湾首位自行车选手出国深造的先例,之后他更征战于1976蒙特娄奥运。

    身为先行者,得有更崇高的使命与愿景,比起寂寞的称霸台湾当一哥,施德洋转战教练,立志提升台湾的自行车竞技。30多年前的台湾,自行车是极为冷门的运动项目,左营训练中心(现称为国家训练中心)并未纳入自行车项目,施德洋在多方奔走下,终于在1984年奥运后将自行车项目带进左训中心。

    第一步成功了,以国力来栽培自行车运动;施德洋却在小心、大胆的计画着第二步:成为革命者,推翻自由车协会。

    革命志士,推翻前朝

    台湾早期的运动员命运既无奈却又悲苦,任政治所摆布,多数的单项运动协会也是由党政军来操弄;简而言之,外行人来领导内行人,政治运作的重要性凌驾于运动表现。自由车协会也不例外。

    自由车协会自创办以来,向来是以政治考量,内部的工作干部都以党政军为主。革命是必须的,推翻前朝,砍掉从练。于日本接受大学教育的施德洋,不因循苟且,有理想与执着,痛陈积弊,要求自由车协会改革重组,与自行车产业的领袖协商,于1985年成功推举当时的捷安特董事长刘金标作为自由车协会理事长。

    当年49岁的刘金标出钱出力、亲力亲为,一上任即亲赴义大利考察世界锦标赛和环法赛,奠定未来的自行车发展,例如与自行车业界于1988年共同创办环台赛、栽培优秀车手旅外集训等…,因此台湾自行车竞技水准显着提升,成绩在亚洲站有一足之地。

    “当时的我就像是革命家,不对的事、骯脏的勾当,我会不顾情面地推翻,不惜得罪别人。自行车运动,不能再让外行人当道。”施德洋义无反顾的贡献一己之力。可惜,刘金标于1993年卸任自由车协会理事长后,交由远东机械公司董事长庄国辉先生出任协会理事长,庄理事长延续刘理事长出钱出力,用心经营。在庄理事长之后自由车协会逐渐走回头路,又回归到政治干涉运动。当自由车协会关起门来,自谋其利,封闭的系统,就是腐败的开始。

    “早期的环台赛是真正绕行台湾一圈,享誉亚洲,是亚洲车协所公认的亚洲之星的赛事。如今的环台赛呢?是在搞半套?说是西台湾绕圈赛比较贴切。”施德祥愈说愈愤慨,指名道姓的点出导致台湾自行车运动衰退的主因,“现在的自由车协会能叫做协会吗?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提升运动及选手吗?协会已成为公认的李氏家族企业吧!”

    自行车运动走回头路,早期的台湾,体育基本上是政治工具;如今,运动的本身不是目的,反而沦为有心人士操作、赚钱的媒介。

    “当政治介入了运动,协会变成以利益挂帅的事业,运动员变成了牺牲品。”~施德洋

    留下来,不如潇洒的转身离开

    “我知道影响台湾车界的毒瘤在哪里,但他们已经自成一格、声势浩大,即使有心想做事的人也难以撼动其地位了。你现在为自由车协会卖命,会有利于选手吗?”施德洋至北京拓展捷安特事业版图,至此不再过问关于中华民国自由车协会的乌烟瘴气,因为“不耻”。

    “刘董(刘金标)好不容易从1985年开始推动自行车,如今,却因为贪婪无厌的当权者来搅乱,大言不惭的收割前人的努力。胜利、荣誉、操守等运动家精神荡然无存。”离开台湾车界的施德洋,表明对台湾的体育生态感到累了、不想碰了,但他依旧心繫台湾,在2012年12月,他带了近10位中国朋友回台到花东骑车。

    心繫台湾,乐在骑车

    施德洋在北京的自行车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出钱出力的推广自行车运动,号召更多人成为乐活健康的自行车族。当政治、党派、谋利者的黑手伸入了运动,请神容易送神难,想甩也甩不掉。忙碌于这些枝微末节,只会让自己的热情及壮志给磨灭掉。

    如果自行车不能众乐乐的提升大环境,那也要自在的独乐乐快活骑车。

    27年前,施德洋以革命者之姿试图创新,恰逢刘金标董事长及车界人士愿意出钱出力,曾经台湾有个机会让自行车运动扬名国际,或至少立足亚洲。很可惜,人谋不臧,后继无人。

    答案只有一个:车界需要一位有信念、正直、远见的领导者,带领一群有热情、有心改革的自行车内行人。关键,还是在于人的信念与态度。

    文章来源:don1don 作者:爱轮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