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开始跑步的那一刻起,每一个人都会想着马拉松,一趟42.195公里的奇妙旅程。一些国际大赛例如纽约、巴黎或者伦敦,它们不仅是一项赛事,还能让我们体验到了如梦如幻的城市风光。然而,如果我们想没有伤痛地、安全地跑完这样的距离,绝非易事。你需要在训练中做到有耐心,恒心和信心。

从多久开始我们可以挑战全马?
无论几岁开始跑步,在不了解自己体能极限的情况下,诸如马拉松一类的耐力跑都应以健康完赛为主。此外,从马拉松职业选手身上能看到,身型其实并不重要,每个人都能参与这项赛事。例如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Haile Gebresselassie,他矮小单薄;而他的前辈Paul Tergat则是高大魁梧。关键的其实是“瘦”——这是跑步明星们共同的追求。换句话说,就是尽量减少脂肪。要减脂离不开科学的训练和饮食。然后你就会明白:“我来了,我参与”的体验跑与争分夺秒的竞技跑之间的巨大差异。
马拉松之旅的最大限制因素是下肢伤病的积累。每一次迈步,来自地面的冲击力从足底沿着骨架竖直向上传递,考验着我们的每一个关节。因此,我推荐使用“小步幅高步频”的经济型跑法,并在长距离(Long Slow Distance,简称LSD)练习中巩固你的肌腱结构。(但注意LSD不应该过量)
然而,要精确定义开始LSD的日期以及初始长度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承受能力都不一样。
个人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应遵循你的医生的建议。同时不要忘记,跑步仅仅是一项兴趣爱好。即使你愿意付出自己所有的时间,也不要去尝试把那些国家记录或者国际记录作为参考。而且,不要盲从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手计划,相反地,你应该理解其中的精髓。然后试着定下你自己的可行目标。你要根据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原则,使常规训练的训练强度与自身水平相吻合,此后你将体会到那种意犹未尽的满足感。

我们应该先完成一个半程马拉松吗?
半程马拉松现在已是一项正式的比赛,它的距离正好是马拉松的一半,21公里。半程马拉松与全程相比,难度较低;当然,既含“半程”一词,很多人会认为它只是一个未完的梦,毕竟二者长度不一。
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对职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半马成绩是一名跑者定义自己全马成绩的第一个参考。纵使从生理学上分析,半程(与全马相比)相对短,跑下它不能保证 42km志在必得,但二者的过渡指日可待。我们完成半马以后,把成绩乘以二,就能得到自己全马的第一个成绩概念了。
通过半程,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降低配速(译者注:完成一公里的速度称为“配速”),并得到自己的第一个全马目标。降低配速的原因是全马不是简单的半马乘以二,而是有更多的疲劳累积。目标制定以后,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根据统计,只要你对计划的内容风雨无阻地实施下来,那么最后实际成绩与目标成绩的差距应在5%以内。
如果你想要尽可能地发掘你的潜力,使全马目标变得更加精确,那么你可以将半马记录乘以二再加5%。例如,一个能以1h30完成半马的选手能以3h09完成马拉松。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一个跑者需要三个月的特殊训练,而且不出差错(LSD中跑太快,休息不够,饮食不均衡)还有要毅力坚持。

每周要跑多久?
跑量是马拉松训练好坏的重要判断因素,但仅仅看这个不够。一方面是跑量,另一方面是训练质量,二者都很重要。为了提高你的跑步水平与能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循序渐进,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激进。过猛地提高配速或者增加跑量,只会让身体受伤或者超运动量。超量的标志例如训练速度减慢,睡眠质量下降,易怒,性欲降低,体重骤减,缺少活力,忧郁等等。


原文:Bruno CAVELIER
译:小葱
译自《Running》第14期,2010冬季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