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自己的孩子般栽培选手

我未完成的奥运梦,希望下一代能逐梦成功。

55岁的杨英棋,年轻时曾是台湾顶尖的自行车选手,但当时因为政治因素,而被隔绝于亚、奥运等国际赛事;屋漏偏逢连夜雨,21岁时,他遭受重大车祸被迫结束选手生涯,之后曾当过麵包师傅,于1990年转型成为教练。

他的教练法不太一样…

他将选手当作孩子,为集中管理选手,他扩建自家让多达30位选手住进家里,至今当了23年的教练,他认为“骑车的当下要有热情,对训练的坚持要成为习惯,教导选手要内化为责任。”这是杨英棋的自行车哲学,他期望选手不仅能在国际舞台上发热发热,更在辛苦的训练中体验人生。

与自行车结缘

成长于新竹,父母务农,经济小康,家中共有13位兄弟姐妹,杨英棋在家中男生排行老么,因而备受照顾。国小时期是位优秀的棒球选手,但在选拔过程中因为人为操作而未能进入代表队,正巧新竹自行车教练许明钦是他的国小老师,因而鼓励他改练自行车。

1971,国一的他开始练车,靠着先前的运动基础以及苦练,在1973年第28届省运会就拿下20000公尺领先计分赛银牌。比杨英棋整整大20岁的大哥在新竹经营一间小有名气的麵包店,看么弟在自行车上颇有天分,因而在国二时送一辆1万多元的义大利BIANCHI公路车给他,这对杨英棋意义非凡,当时国小老师的薪水仅1千多元。

国三,杨英棋横扫各项赛事,每届区运会都能拿下3面以上的金牌,驱策他认真练车的动力是想跻进大学殿堂,当老师,因而锻鍊出对于训练的坚持与毅力。他说自己的运动表现并非来自于天分,而是全然的苦练及斗志,当今天因为工作或学业或无法完成训练,他明天就将训练量补回。

因政治而无缘于奥运

即使杨英棋在台湾是一流的选手,可惜的是由于1970年代台湾与中国大陆的政治关係,因而无缘参加亚、奥运,当时正值体能巅峰却无处发挥。

不能在运动场上发挥已是憾事,又让一场车祸终结了运动生命。

1979年,就读于大学的杨英棋利用时间打工,却在工作途中被一位酒驾者撞伤,左腿严重骨折,住院两个多月,医生宣布他得结束选手生涯,21岁的他正值运动巅峰期,却被迫离开自行车赛道。

如果那场车祸没发生,以他延续在区运会的优异表现,当年就能取得国光奖章并得到教师资格;然而,人生的转捩点并不照着剧本上演,意外的脱序反而探索了未知的旅程。

麵包师傅的单车梦

1983年,当时杨英棋的兄长在新竹经营麵包店,他回家当起麵包师傅,生意兴隆而忙碌,为了拼事业每天只睡3小时,这样辛苦的日子过了近10年,收入颇丰却不是他要的生活,他还记得想当老师的理想。

1990年至新丰国中任教,并跟校长提议要成立自行车队,他从麵包师傅变身为教练,前者是揉麵糰塑型,后者是协助学生的思想塑形,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英棋目前任教于新丰国中。

将选手当作孩子来栽培

担任教练后,由于新丰国中距离新竹市区将近20公里,选手在结束下午的训练后还要摸黑骑车回家,杨英棋为顾及选手的安全,将自家扩建让选手住进家里;1991至2001年,10多年的时间他与选手朝夕相处,培养出亦师亦友的革命情感。

他清楚许多选手的家境不好,因此当赛务基金不足时,自掏腰包替选手支付报名费、添购器材,这10多年来杨英棋投入了数百万元,对他而言,付出并不是牺牲或奉献,而是身为教练的责任,他希望尽自己的微薄力量,能协助选手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

重建新竹自行车的地位

1960至1980年,这20年的自行车赛都是由新竹称霸,但因为县市分家,加上政治人物领导地方协会,新竹在人力、财力、选手不足的情况下,竞技能力愈显薄弱。

“我们目前最缺的是人力,单靠我一人的力量绝对不够,我们需要更多优秀的教练,希望县市政府开放给自行车更多教职,让优秀选手在结束车涯后有所发展。”杨英棋说道给优秀选手一份教职,比颁发再多的奖金都有帮助。台湾的运动资源,无论在经费、器材都逊于国外,但比起经费及器材,台湾更需要的是优秀的教练,有好教练才有好选手。

协会不改,台湾车界没希望

人才是运动的关键,台湾需要正直且愿意深耕自行车运动的领导人;现今,台湾不乏许多自行车相关协会,但多数是以盈利为目标,即便是自由车协会也不愿意向下扎根,身为统筹领导的协会却无视于基层运动的发展,无论选手是参加选拔赛、全中运,或是办选手证都要收钱,殊不知许多自行车选手都来自于弱势家庭,不禁令人怀疑协会为自行车运动做了甚么?

台湾自行车运动停滞不前,问题在于人,这协会如果没彻底的改变,进而由上而下来改革,台湾自行车运动发展的困境依旧。

愈付出愈有成就

杨教练,你以父亲的精神来栽培选手,当教练不仅没赚到钱,还自掏腰包来照顾选手,在这过程中,是甚么动力让你无怨无悔的付出?

“我觉得自行车不仅是项运动,更是帮助选手找寻人生目标的一种方法,无论选手是否能获得卓越的竞赛成绩,在认真训练的过程中,选手将对生命有不同的体认。”杨英棋进一步说道他会尽力带领选手进步,至于成绩就尽其在我,终究冠军只有一位,他希望能看到选手在训练的过程中找到人生目标,成为一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也希望在自己的带领下,能栽培出超越自我的选手,希望孩子们有朝一日进入奥运殿堂。

文章来源:don1don 作者:爱轮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