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赛事,近年在台湾蓬勃发展,马拉松不仅是挑战极限、成就自我的象徵,同时跑马拉松还能带给参赛者观光旅游的附加价值,所以举办马拉松现在也成为各地 方政府行销地方特色的最佳方式,虽然跑友可以透过马拉松赛事体验五花八门的特色,但是跑友们会不会觉得参加了这么多种的马拉松赛事,终就还是少了一味呢?

马拉松赛事依照参与者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称为“嘉年华式马拉松”,以强调大众参与及行销城市或地方特色为活动主轴,如台北马拉松、田中马拉 松、葡萄马拉松以及国际知名的东京马拉松、纽约马拉松等等,都属于嘉年华式的马拉松赛事。另一种则称为“精英式马拉松”,精英式马拉松以设立门槛做为参赛 标准,参与人数也就相对小众,如福冈马拉松、琵琶湖马拉松、波士顿马拉松都是属于精英式马拉松。虽然名为精英式马拉松,但精英式马拉松并非只属于专业选手 的天下,一般跑友只要能达到参赛门槛,一样可以参与精英式马拉松。

关于台湾是否有需要设立精英式马拉松,日前甫参加过福冈马拉松的奥运马拉松国手张嘉哲表示,台湾的马拉松赛事需要差异化的设计,设立精英式马拉松,可以避免马拉松赛事场场秒杀的现象压缩到优秀实力跑友的参赛空间,而且精英式马拉松也能够成为一般跑友作为督促自我、打破现状的参赛目标,进而提升台湾整体的马拉松水准,此外精英式马拉松也能降低主办单位所负担的社会成本,以福冈马拉松为例,参赛人数只有500多人且每5公里设立关门时间,每个交管定点几乎都能 准时开放,大幅降低交管时间。

福冈马拉松由于採取精英式的赛制,所以比赛路线上并不强调景点,沿途所见只是一般的市容,但是赛道平坦利于缔造纪录与呈现高强度比赛内容,所以吸引了大量媒体与粉丝在赛道旁加油观战,堪称是用小成本就换来高度媒体曝光效率。反观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台北马拉松,虽是走嘉年华式风格,但是为了交管便利,全程42 公里的马拉松,将近30公里的赛道在基隆河畔堪称是“基隆河马拉松”,在空间开放的基隆河畔不仅容易因强风及狭窄的河滨自行车道限制,影响精英选手表现不利于缔造纪录,对于嘉年华式马拉松强调城市行销的精神也是背道而驰,若是主办单位对于台北马拉松的交管感到困扰,或许可以借镜福冈马拉松精英式赛制的方 式,让交通管制的限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降至最低。

诚如张嘉哲所言,台湾的马拉松需要更多差异化的设计,台湾近年的马拉松活动藉由行销地方特色的方式包装,固然获得跑友相当大的支持与迴响,对于马拉松运动的推广获得很大的具体成效,但是若要满足跑步运动更多元化的需求,以及深化马拉松运动在台湾长远的发展,举办一场能够成为台湾跑者圣殿的精英式马拉松,相 信是让台湾长跑运动水平整体提昇的重要关键。

文章来源:runiround 撰写:爱跑小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