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你在做什么?外出走春,探亲访友;争先抢夺名寺头香,祈求神明的祝福;补眠,还是方城之战仍酣,不舍离座。

    你知道吗?这天,全台有数百人在与家人除夕围炉后,在深沈夜色,赶赴“拜年马”赛会。

    乘风追雨,他们从台南市公园,跑到北门乡南鲲鯓代天府,途经五股与将军两地,完成路程长达48.6公里的超全程马拉松。

    马拉松是不受体型、年龄、性别限制,也不需太多技术的耐力运动,但要能长跑数小时不停,没有兴趣恐难持续。台湾有越来越多人爱上马拉松,马拉松运动是如何风行起来的?

    全球华人透过各式各样的仪式与活动,欢庆农历新年,但“拜年马”唯台湾独有。从2008年起,大年初一清晨6点起跑的“拜年马”,持续举办了5年。

    台湾人跑马拉松,实在跑很大。2011年台湾马拉松赛会场次高达51场,创下台湾马拉松史上场次最多的纪录,仅少于美国、德国和日本,全球排名第4。

    台湾因赛事多,最近几年不少大陆和港澳跑马者,纷纷进军台湾。有的厦门跑马者藉小三通,跨海参加金门马拉松;今年2月中旬在新北市举行的双溪樱花马,香港乐华长跑协会也组团来参赛。

    台湾“跑”很大

    回顾台湾马拉松赛会史,2011年的确值得大书特书,赛会办得有始有终。

    这年出现台湾极少见的夜间赛会,台南星光马拉松选在近晚时分开跑,夏天夜跑经过渔光岛、安平运河、观夕平台等景点。果然轰动,网路报名秒杀,不到半小时,原先预定的1,500名额,不剩半个。

    国家建立百年,少不了一百公里超马赛事。高雄祈福百公里、南横关山超马等4场赛事,吸引来自新北市马拉松协会、台积电慢跑社等二十多名马拉松好手,选择在这几场赛事,完成人生第一百次马拉松。

    他们兴奋地註解:“百年、百公里,加上百马,一天三百,一生才遇到一次!”

    进入年底,每年12月第三个周日举行的台北国际马拉松,2011年9公里、半程及全程等三个竞赛组,参赛选手合计超过4万3,000人,再破历年纪录,是台湾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赛事。

    当日自清晨7点起跑,最后出发人群的起跑时间,已在30多分钟后。此时菁英组的快脚早已穿过仁爱路、中山南北路热闹市区,跑入蒹葭苍苍、绿水悠悠的河滨自行车道。

    天候凉爽,加上赛道平坦,非洲肯亚的男女飞毛腿,除了获得冠军奖金外,还额外抱走200万元新台币的破场地纪录激励金,高奖额足以媲美美国波士顿等世界五大马拉松赛事。

    台湾马,独具特色

    回溯台湾马拉松赛会,热况来之不易。赛会数和参赛人数,从10年前开始,逐年稳定提升。

    “现在台湾马拉松赛会一年动辄50场以上,撇开一些企业赞助的赛会外,大部分台湾民间社团承办的马拉松赛会,志工认真,温馨感人,补给品五花八门,堪称世界一绝,”新北市马拉松协会顾问黄政德分析。

    相较于1980年代,台湾马拉松跑者苦无“马场”表现的窘况,现在赛事多,跑者不必靠海外赛事,短短几年就能达成百马的目标。

    以台湾目前跑马数量最多的前两名跑者黄政德、吴宏纲为例,他们先后在1984年、1985年跑初马。早期因国内赛会少,黄政德难忍跑马瘾,1986年往海外发展,海内外兼跑,迟至2003年才在台北国际马拉松完成第一百马。吴宏纲则以台湾为主要参赛地点,百马比黄政德晚了3年才达阵。

    反观较晚的起跑者,争取百马纪录,费时相对缩短。澄清湖百信建材慢跑队红衣女郎贲俊莲保有台湾女性跑最多、近220场马拉松的纪录,她因爱吃美食,便选择跑步,维持窈窕体态。2003年底,贲俊莲以太鲁阁马拉松作为第一马,5年后在嘉义双潭完成百马,比起黄政德花19年才完跑第一百马,时间缩短近四分之一。

    台积电研发经理谢志宏婚后戒菸发福,以跑步减肥,从公司健身房跑步机练起,随后加入慢跑社,再进阶到参加马拉松赛事,短短37个月就攻下百马,是台湾最快完成第一百马的纪录保持人。

    若要票选去年台湾跑最大者,非台湾大脚丫长跑社的林宝凤莫属。年近60岁,她2008年底才跑初马,规划今年南横关山百公里,作为自己的第一百马。跑马时间虽不长,但林宝凤跑得勤快稳健。去年在台湾跑41场,年度跑马数,名列前茅,她把参赛当训练,愈跑愈有心。

    双溪樱花段,最美的路跑线

    随着赛事增多,连周跑马已不稀奇,跑者周六、周日可接连出赛。澄清湖百信建材慢跑队的蔡坤坡创下惊人的连日马纪录。2010年10月30日在花莲完跑兆丰100公里,隔天成功挑战基隆马;11月13日完成远东马,第二天飞往离岛,参加澎湖马;2011年初又创海内外连日马,元旦虎尾马一结束,採小三通方式,2日去跑厦门马拉松。

    除了台北、新北市、高雄及台南等四都政府,陆续投入支持以地方冠名的赛会,以及中央政府提拨经费办理太鲁阁等国家公园马拉松、国道马拉松外,台湾马拉松赛会数量激增,要归功于民间慢跑社团的大力推动。

    譬如,新北市马拉松协会的双溪樱花马、台东县超级铁人三项协会的关山马,以及远东集团的远东新世纪马等等,都是广受跑者推荐的优质赛会。

    今年2月中旬举行的第4届双溪樱花马拉松参赛者达3,700人,是民间慢跑社团主办规模最大的赛事。跑过双溪老街后,路线转进山区双泰产业道路,沿途芳草鲜美,樱花满枝,落英缤纷,被喻为台湾最美、难度最高的赛事之一,初马参赛者高达500人。

    新北市马拉松协会协同友好慢跑团、双溪区公所与里办公室、双溪高中,动员400名志工参与服务,理事长温家成经营车行事业忙碌,连续两年带头筹办樱花马赛会,为此掉了数公斤体重。他说:“瘦得好,跑快一点。”

    马拉松的经济效益

    知名的纽约马拉松去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国4万5,000名跑者,参加全程赛,沿途有200万名加油民众。根据纽约市长彭博估计,这场赛会为纽约带来2亿5,000万美元的经济效益。

    他山之石,可以借镜。越来越多地方政府也看到马拉松带进观光人潮的经济力,高雄市政府特别取经日本闻名的那霸马拉松,2010年起举办高雄国际马拉松。

    高雄马以世运主场馆为起终点,场面浩大,竞赛路线经过高雄市最精华的观光景点,市民支持度极高。

    除了大都会,小乡镇也察觉到马拉松的魅力。

    屏东里港乡公所在里港慢跑社的协助下,2010年首次主办阿里港马拉松,全乡总动员,乡长卢文瑞採取高额奖金、在地精緻水果礼盒为伴手礼,行销里港,叫好叫座。2012年10月底赛会时程才定,询问声就不断。

    而由南投信义乡公所员工推动促成的2011年葡萄马拉松,也广受好评。水站补给品,有鲜甜葡萄与有机栽种的甜椒,路跑沿线久美、罗娜、新乡等原住民部落村民,载歌载舞,大声加油。赛事结束,一千多名跑者加亲友,挤爆信义乡农会经营的梅子梦工厂,大包小包,採购不手软。

    新北市双溪区区长陈世铭,眼见马拉松为地方创造的可观经济利益,“已经上呈公文到市政府,建议体育处明年能支援樱花马。”陈世铭强调,将打造双溪樱花马成为全国最低碳、有氧的马拉松,吸引乐活休閒的观光客。

    “阿娇没空”,打响名号

    国内马拉松赛会增多,缘起跑马人数提升,而ING安泰人寿自2004年冠名赞助的台北国际马拉松,功不可没。

    当年一支密集播放的“阿娇没空”电视广告,打响名号,加上分区暖身赛,培养种子选手,设计上百种、五花八门的赛会周边商品,免费赠送给跑者,吸引许多原本不参加路跑者与赛,从9公里跑起,慢慢进阶到半程马,最后跑全马。

    去年,台北国际马拉松全程限时的完赛人数,已突破4,300人,比起2003年约1,000人,增加4倍多。

    与邻近日本冲绳县相较,大台北地区人口数达650万人,远多于冲绳县的140万人,但冲绳与那霸的两大马拉松,去年参赛人数分别约达1万3,000人、2万3,000人,且多为冲绳当地人,显见台湾的马拉松仍有向上攀升的空间。

    10年前,新北市马拉松协会永和慢跑俱乐部义工团,经营运作的“跑者广场”网站(www.taipeimarathon.org.twwww.taipeimarathon.org.tw),是台湾马拉松界最重要的资讯交流平台,对马拉松运动的推广,不遗余力。

    跑者广场推动设立台湾马拉松登录及普查制度,估计到了2012年2月7日,参与全程马拉松普查总人数4,609人,平均每名跑者完成17.91次全程马拉松,百马人数超过200人。

    关于跑步这件事

    休閒活动中最孤独的运动,非慢跑与马拉松莫属,跑者只能数着自己的心跳和呼吸频率,一步步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进。

    《关于跑步,我说的其实是……》六十多岁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此书中谈着跑步对他个人的意义、写作态度、人生哲学,以及对年岁增长的体悟。

    村上说,虽然没有人逼自己一定要全程用跑的,但那是原则问题,也是能否坚持到底的分水岭,再怎么慢,速度几乎接近走路,还是不能破例;一旦投降用走的,就很难再跑起来了。如果未来他能选择刻在墓志铭上的字,他希望写下“至少到最后都没有用走的”。

    1996年6月23日,他参加北海道萨罗马湖“100公里超级马拉松”,他描述路上担心跑不完的害怕心情与身体苦痛的转折说,一开始到55公里的路程都自信满满,之后脚部肌肉僵硬,结果用上半身的扭动来带动下肢。跑到六十多公里时,痛苦开始蔓延全身,“觉得自己好像是在缓慢通过绞肉机的牛肉那样的感觉”,明明有前进的意愿,身体却随时都快散了似的。这时候让他撑着前进的,是意志力。

    “我不是人。是单纯的机器。因为是机器,所以没必要感觉。只管向前跑。”村上反覆念着这句真言,整个世界缩成眼前3公尺的地面。但熬过75公里后,好像“一下子穿过了什么东西”,像穿过石壁一样,身体通到另一边去了。

    最后,竟然感受到非常安静的幸福感,旁人的加油声也像透明的风吹过他的身体。

    如此透彻的身体与心灵分析只有跑马者才能体会。马拉松界有句名言:“跑马没有奇蹟,只有累积。”平日持续不间断的训练,上场后,一步接着一步,一马连着一马,百马不是梦想,也不是最后的终点。

    转自:台湾光华杂志

    返回顶部